隨著歲月推移,人體器官會漸次出現萎縮現象,但攝護腺卻呈現截然相反的特性。超過50歲的男性中,約有50%患有攝護腺肥大,逾80歲的男性中,更高達80%以上有攝護腺肥大問題。
攝護腺又被稱為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位於直腸前端及膀胱下方,尿道從中間經過。攝護腺的主要功能包括調控尿流速度以及參與精液的生成和射精。隨著年齡增加,攝護腺會逐漸增生,對尿道造成壓迫,引起一系列泌尿相關的症狀,統稱為下泌尿道症狀(LUTS)。這些症狀包括急尿、頻尿、尿流細小、夜尿、膀胱無法完全排空、解尿困難等,對個體的生活品質造成明顯影響。
在臨床上,評估攝護腺肥大的嚴重程度有許多方法,例如使用攝護腺症狀分數量表、生活品質量表、肛門指診檢查、尿流速,或是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核磁共振,也可以測量血液中的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等生理指標。
根據檢查的結果,症狀較明顯者可以考慮開始藥物治療,包括甲型交感神經抑制劑、男性荷爾蒙抑制劑等,但需謹慎評估藥物的副作用。
出血量低 安全度較高
手術治療通常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出現嚴重併發症(如反覆尿滯留、反覆泌尿系統感染、合併膀胱結石、血尿、腎水腫、膀胱憩室等)時被考慮。近年來,經尿道攝護腺雷射剜除手術作為1種新興選項備受矚目。相較於傳統手術方法,這種方法的優勢包括低出血量和較高的安全度。特別對於攝護腺較大(超過80毫升)或存在多重共病的病患,剜除術被視為有效的治療方式,不僅能避免再次手術的風險,同時節省手術時間,減少出血和麻醉的風險。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潘岳醫師/本文刊載於2025年10月31日自由健康網/健康/新聞限時批/即時新聞)
潘岳醫師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