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的發展篩檢結果顯示「疑似發展遲緩」,許多家長會感到焦慮與迷惘,不知道該如何協助孩子。2024年7月1日起,國民健康署擴大提供7歲以下兒童免費發展評估,讓更多孩子能夠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對長遠發展帶來正面助益。
7歲以下兒童免費評估
發展遲緩是指兒童在認知、生理、語言、社會情緒或生活自理等領域,發展出現異常並經評估確認。許多家長常疑惑:「我的孩子這年紀該會什麼?也有去上幼兒園啊!老師也沒有特別的反應啊!怎麼感冒去看個醫生,就被判定為發展遲緩?」其實,國民健康署的《兒童健康手冊》是掌握孩子發展指標的重要工具,若發現孩子未能完成手冊上的項目,就應提高警覺,尋求專業協助。
◎面對發展遲緩,可以這樣做
●尋求專業評估:儘速帶孩子至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透過職能、語言治療師及心理師等專業人員評估,完整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
●建立支持系統:可尋求社區資源、早療中心或家長團體協助,從同儕經驗中獲得情緒支持與實務建議。
●融入生活介入:在日常生活中,透過遊戲促進語言發展、簡單家事操作強化精細動作技巧、親子共讀故事書增進認知發展,每天的互動都是孩子進步的契機。
●善用政府資源:各縣市政府提供學齡前兒童早期療育費用補助,補貼療育及交通費用,減輕家庭負擔。請洽戶籍所在地社會處查詢詳情。
●保持耐心與信心:發展遲緩不代表未來受限。許多孩子透過早期療育能有顯著進步,甚至趕上同齡。家長的正向態度與持續陪伴,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強大的力量。
職能治療師給家長5大建議
孩子的發展是一段獨特的旅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步調。當篩檢結果出現異常,請別慌張或自責,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是幫助孩子的最佳方式。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劉奇鑫職能治療師/本文刊載於2025年8月25日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