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Message 中心訊息

最新消息

Latest News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

2024.07.03
SHARE 分享至:
  • facebook
  • line
  • mail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彰基生殖中心 黃天爵醫師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影響著全球約5%~15%的育齡女性。
PCOS的臨床表現包括經期異常、慢性無排卵(週期>35天)、多毛症、脫髮、痤瘡、肥胖和不孕等。
此外,PCOS還與許多其他疾病有關,包括代謝綜合症、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子宮內膜癌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




PCOS的成因可分為先天和後天因素。
許多患者有家族史,可能因激素調節失常而使雄性激素的濃度升高。
此外,後天因素如肥胖、胰島素阻抗、作息不正常、壓力和環境因素等也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進而加重PCOS的症狀。

PCOS的診斷標準要求滿足以下三項標準中的至少兩項慢性無排卵、臨床或生物學高雄激素血症、以及超音波下多囊卵巢形態學特徵,同時需排除其他病因。
內分泌學會建議使用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來篩檢糖耐量異常和第二型糖尿病,由於PCOS患者的風險因素較高,建議每34年重新進行一次篩查。


PCOS不孕的原因主要是荷爾蒙調節異常,導致卵泡無法正常成熟、破裂並釋放卵子,長期累積在卵巢中,導致慢性無排卵。排卵困難,便減少受精機會,增加不孕的風險。
然而,一般女性卵巢庫存量AMH的正常值大約介於1.6~5.5之間,而PCOS的患者AMH往往大於5.5,若採取人工生殖方式助孕,反而有卵巢庫存量較高的優勢。

卵巢激素的失衡會改變脈衝式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的釋放,可能導致黃體生成素(LH)相對於促卵泡激素(FSH)的分泌增加。
LH的增加刺激卵巢產生雄激素,而FSH的相對減少導致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的過程減少。
因此,因此血清中升高的雄激素主要在周邊脂肪組織轉化為雌激素。
肥胖的PCOS患者雌激素生成增加,導致下丘腦和垂體的慢性負回饋。不受抑制的雌激素刺激可能導致子宮內膜增生。
大約一半的雄激素高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胰島素阻抗和高胰島素血症,這導致LH過量,進而作用於卵泡和黃體化的顆粒細胞,形成惡性循環。雄激素過多增強了初級卵泡的初始招募,同時促使早期黃體化,阻礙了主要卵泡的選擇,從而導致不排卵。


PCOS的治療首先包括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進行規律運動和限制卡路里攝入(飲食富含纖維,減少碳水化合物),以及控制BMI值在18到24之間,這些措施可以降低雄激素水平並改善胰島素阻抗。藥物治療方面,口服避孕藥是第一線治療之一,通過雌激素和黃體素的作用降低雄性激素水平,使患者產生規律的月經,避免子宮內膜異常增生,適合暫無生育計劃的女性。如果有懷孕計劃,則可以使用口服排卵藥刺激排卵,可達到接近80%的排卵率。此外,配合口服降血糖藥物(Metformin)的治療可以減緩胰島素阻抗,減少雄性激素水平,有助於患者恢復排卵能力。

PCOS的形成原因及機轉確實非常複雜,可以視為一種體質。
因為排卵不順,卵子不成熟難以受孕。但不必灰心,因為通過上述方法治療,仍然有機會成功懷孕。
此外,如果需要,還可以通過人工受孕、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來幫助患者實現懷孕的夢想。

黃天爵醫師FB 助你好孕-婦產科黃天爵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