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父愛如山 2023 Sep

心靈點滴

醫者,父母心

所謂「醫者,父母心」,即是醫院的護理人員,包括行政人員、各處室的工作與同仁,對前來醫院看診或住院的患者,視為如同自己的父母親或是親兄弟姊妹般地看待。換言之,任何患者對病情的疼痛、心理的憂慮及擔憂,照顧他們猶如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盡最大的努力來承擔。有道是「病在兒女身,痛在父母心」之處境下,本文分享三種的觀點如下。

首先談論「愛驅除恐懼」。天下的父母親無不愛自己的兒女,又處處為兒女們著想。這裡說的「醫者,父母心」就是在啟發醫院的醫護人員工作同仁,對病患猶如父母親那般的愛,並且愛能消除病患在疾病上的痛苦,或是心理上恐懼與害怕。這一種在愛心上的「醫者,父母心」,並不是在強調父母親的權威性的態勢,或是講究兒女們的弱勢格局。即在鼓勵醫院的醫護人員,在醫療的過程中,存有一個既從容又有愛心的態度。

這種愛心的醫療態度,即是把病患的痛苦看作是自己的痛苦;把患者的恐懼看作是自己的憂慮及自己的目標與使命。如此這般同理與愛心上的態度,就是基督教信仰中所說的「完全的愛」這般的愛會驅除一切心中的恐懼。如同經文這樣說:「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約翰一書四章8節)

蘭大衛醫師在醫療上的動力與最美好的見證,誠如眾所皆知。當一個皮膚潰爛的病人,需要立即植皮手術,且在當時醫療設備及專業知識匱乏之下。這種植皮手術,在當時並沒有任何臨床病例,只是書上的理論而已。蘭醫師的摯愛連瑪玉女士自告奮勇,奉獻自己的皮膚為別人而作的「切膚之愛」故事,進而影響這位被醫治的患童周金耀成為牧師,周牧師深受蘭大衛醫師夫婦的照護,感念之餘,獻身教會;在他佈道宣教的陳述中,彰化基督教醫院「切膚之愛」的故事,成為榮耀上帝的最佳見證。這樣見證的故事讓人聞之動容,也成為彰基「醫療」「宣教」的精神,這也是彰基在中部地區屹立不搖,持續發展的動力。

其次,有關「醫者,父母心」,是以「病人為本」之中心的醫院。台灣雖小但卻是一個醫院林立密集度高的國家,越是都會區密集高的地方,越多間醫院及診所,普及化來供應醫療的需要。這也是台灣人的福氣,讓病患有多重的選擇。根據衛福部於2021年9月份的統計,將近有3,132家醫院林立在台灣各地。西醫院總數為2,653家,而中醫院有將近479家。由此可見台灣的醫療院所,遍及直轄市與縣境,各區與鄉村,讓患者可以就近就醫,這是台灣患者的好消息。看到衛福部的統計資訊,台灣在這30年來醫療院所的發展,可以說是突飛猛進的向前發展,這樣歸功於醫護人員,醫術與專業的提升與精進。如果我們要問在醫院裡最中心是誰?我相信大多數的人會說是醫護人員。

因為醫護人員帶來疾病的治癒會受到大多數病患的青睞,進而會招攬更多的病患來醫院求診,也帶給醫院經濟上的成長。可是當我們談論到這一點的時候,無疑是以醫院的收入為中心來發展,或是以醫護人員為中心考量為展望。

這種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並非彰化基督教醫院首創的醫療政策,乃是源自於教會所相信主耶穌基督的「醫療」、「傳道」而來的。因為耶穌走訪各村落,去尋找病人,醫治各式各樣疾病。也因為如此越來越多人相信主,並且跟隨主耶穌。如同經文這樣說:「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馬太福音四章23節)

最後是「地緣醫療」的重視,彰基為甚麼以病人為中心呢?因為地緣性的醫療可以擴散醫療的效應,也可以兼顧各區域性醫療上的需求。過去偏鄉地區的病患或急重症的病人,靠著定期醫療和轉介到都會區來治療,那也只是治標性的醫院,彰基為了達到治本的療效,不惜挹注龐大的資金,在雲林、彰化、南投,紛紛設立七間分院,來進行地緣醫療效能,讓偏鄉的鄉親,也能夠在醫療上受到整全性的照護。

這種「地緣醫療」上的特色,即是病患在哪裡,先進的醫療就在哪裡;病患醫療的需求在哪裡,現代化的醫療也在那裏。再者,彰基為了深化區域性醫療的效能,也不斷的購買先進的醫療器材,提供給各分院,進而提供改善醫療上的缺乏。近年來彰基不惜挹注龐大的金費提供好的設備與服務,就是要讓中部地區的人,對彰基的醫療體系有信心,以病人為本的服務態度提供完善的醫療體系。

院牧部牧師 洛瓦克‧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