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秋節養生 2020 Sep

主管聊天室

以病人安全為第一,提供民眾優質的高壓氧治療服務

高壓氧對一般民眾來說,非常陌生,對許多醫療人員亦是,主要原因是台灣高壓氧於早期是用在潛水夫病的患者身上,屬潛水醫學領域。後期才慢慢地發展出更多的臨床治療應用。那甚麼是高壓氧治療呢?高壓氧治療是以一種間斷性或連續性給予高濃度氧氣經加壓後之呼吸治療方法。根據美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定義:高壓氧治療是將病人置於一個完全密閉的壓力艙內,將艙內壓力加壓至1.4的大氣壓以上(平地氣壓為一個大氣壓)以及給予病患吸入百分之一百的純氧,利用壓力把氧氣溶解在血液,增加身體氧分壓,一方面以高濃度氧氣置換出體內有毒氣體 (如一氧化碳)以治療氣體中毒;另一方面藉由大幅增加身體組織微循環氧分壓,改善身體組織缺氧,以增加細胞存活,如此的治療方式稱為高壓氧治療。

其實潛水、海底醫學及高壓氧醫學彼此之間的歷史是緊密相連的。而高壓療法首次記載是在1662年,當時有一位英國醫師創建了一個稱為“氣室” (domicilium)的氣密室,對空氣進行加壓和減壓的治療室以治療慢性及急性的疾病。在十九世紀時,高壓艙在整個歐洲變得很流行。高壓醫學的基礎由法國工程師、醫師和科學家Paul Bert於1872年大氣壓力下空氣的升高和降低的生理作用理論(La Pression barométrique) 所奠定。

另外在美國J. Leonard Corning博士於1891年在紐約建造了美國第一個高壓艙,當時的堪薩斯大學醫學院麻醉學系主任Orval Cunningham博士嘗試利用高壓艙治療各種疾病,包括糖尿病,關節炎和梅毒等。1928年,坎寧安(Cunningham)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開設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壓艙來治療各種疾病,但沒被當時醫學界肯定,是由於他未能提出臨床數據證實他的主張。在1930年代,巴西醫師Álvaro Osório de Almeida認識到高壓氧療法的潛在好處,並發表了幾篇有關高劑量氧對動物和人類的惡性腫瘤的影響論文,同時美國海軍還針對減壓病以高壓氧治療進行了廣泛性的研究,而Behnke和Shaw於1937年發表了有關這項研究的重要報告。自此,醫師和科學家一直在探索高壓氧療法在疾病的治療原理。

台灣高壓氧治療的發展於1975年在國軍左營醫院成立潛醫科開始,並於1976年設立模擬潛水訓練艙,為國內高壓氧治療之先驅。1977年美國海底醫學會召集一個委員會訂定高壓氧治療有效的13項治療項目,成為高壓氧治療疾病參考標準。而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成立在民國83年,蓬勃發展臨床應用更廣,現在台灣大小高壓艙約80多台,是全世界高壓艙密度最高的地區。然而,相較於先進國家美國,他們運用於高壓氧治療的適應症共十四個項目(於2011年多加突發性耳聾治療項目)其中就有八項與傷口疾病有關。可見高壓氧在治療傷口的角色中,具有意想不到的實質療效。而高壓氧治療傷口於國外早在1965年時,因煤礦爆炸引起大量燒傷及一氧化碳中毒的煤礦工人開始被廣泛使用。但謹記傷口治療需專業醫師評估病患的週邊血管系統及完整傷口評估,適當的介入才能發揮高壓氧的功效。

下列為高壓氧治療傷口的生理作用:
(一) 使血管收縮以減少組織灌注量,因而減輕組織水腫及壓力。
(二) 加速缺血組織及疤痕組織的新血管形成,增強纖維母細胞合成膠原的能力,加強傷口癒合。
(三) 增強白血球的殺菌能力。
(四) 利用氧游離基破壞細菌,加強對細菌的殺菌能力。
(五) 增強抗生素療效如健大黴素(aminoglycoside) 及 磺胺類藥物
(sulfonamide) 。

彰化基督教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已經有二十一年歷史,於1999年開始成立,引進美國派瑞公司 Sigma II 與 Sigma plus 高壓氧治療艙2人及3人艙各一台。至2015年11月21日汰舊換新,引進德國HAUX 2000 十人鋼艙一台與美國 Sechrist 3300單人艙一台,多人鋼艙備有呼吸器及維生系統偵測器,可提供重症病患高壓氧治療的服務。因多人鋼艙是密閉空間,只能透過高壓氧鋼艙內專用監視系統觀察病人,為維護病患安全,故治療中均有謢理陪艙人員一名在艙內照護病人,以病人安全為第一,提供彰化地區民眾優質服務的醫療中心。

依據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目前高壓氧治療的適應症包括:
*健保給付不用申請:1.潛水伕症 (減壓病)、2.氣體栓塞症、3.氣體中毒 (如一氧化碳中毒)、4.壞死性筋膜炎合併敗血症、5.氣壞疽、6.放射線引起的組織傷害 (放射線骨壞死, 放射線膀胱炎,放射線直腸炎) 。
*健保給付需申請:1.顱內膿瘍、2.困難癒合之傷口 (糖尿病足,下肢動脈硬化阻塞,靜脈曲張)、3.慢性頑固性骨髓炎、4.壓砸傷合併腔室症候群、5.困難癒合的皮瓣移植傷口、6.嚴重的燒燙傷。
*健保不給付(自費):1.暫時性腦中風、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2.外傷性腦損傷 (腦震盪和顱內出血)、3.突發性耳聾、4.麻痺性腸阻塞、5.外傷、美容 (術後消腫)、6.四肢骨折術後引起腫脹不消。

(高壓氧中心主任 吳嘉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