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基督教醫院 血管醫學防治中心資訊網
中心簡介最新訊息個人化服務診療服務衛教園地討論交流上傳下載區
中心簡介
中心新聞
中心活動
排版用圖片
最新活動
 略過巡覽連結首頁 分隔符號 最新訊息 分隔符號 中心新聞
 
編號 標題 發佈日期
10.
 電子報157期心臟復健-心血管疾病復健(文 王偉德/復健醫學科主治醫師)
2017.02.03
 

心臟復健--心血管疾病復健

文 王偉德/復健醫學科主治醫師

運動能力與死亡率

     運動能力(exercise capacity, 或稱體適能)的好壞與疾病的死亡率高低息息相關。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在2002年研究,將不同慢性疾病病人分成體能好、中等以及差三組,發現不論疾病別,體能最好的病人其疾病死亡率較另兩組都來的低。Circulation在2006年的一篇研究,將有及沒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依運動能力分作1(差)~5級(極佳)五組,發現第2~4級這三組,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死亡風險均比正常人高,但當體能到達極佳狀態時 (第5級這組),心血管疾病的有無,對死亡風險已不具影響力。同樣2011年在circulation的研究發現,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因子有年紀、三高及抽菸等,而唯一能減少風險的即是運動能力,且體能越佳減少的風險越多。有此可知心血管疾病病人若能提升其運動能力,將可有效減少因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率。

心臟疾病與運動能力

     心臟疾病對運動能力的衝擊又如何呢? 我們知道正常人的體能會隨年紀逐年下降,大約每10年會下降約一個MET(約3~4ml/kg/min氧氣消耗)注1,所以到了七八十歲時,體能約為8METs。而心血管疾病後,梗塞後做心導管的病人,體能降至約4.2~5.8 METs;而作冠狀動脈繞道的病人,體能甚至降到約3.9~5.1 METs。由此可知心臟疾病會嚴重降低病人的運動能力,降低到和老年人一樣。所以有效而安全的運動增加病人的體能,並降低病人死亡率,即是介入的重要目的。

何謂心臟復健?
     心臟復健是指在疾病發生初期,教導病人及家屬了解疾病及運動原則,在具監測設備的場地及有經驗治療師安排下,安全而循序漸進地進行運動訓練。
     心臟復健通常在有生命徵象及心電圖監控設施的環境中進行,此外運動因具有一定之風險,故須具備電擊器及急救設備。
    心臟復健訓練方式通常包含:有氧運動(Aerobic exercise)及肌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有氧運動(Aerobic exercise)是指低強度、規律且重複的大肌肉群的運動(如快走、游泳、跑步機、腳踏車等),可以改善心臟、肺臟、血管及肌肉代謝能力,提升運動能力;肌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即重量訓練,可以單肌肉(臂屈以訓練二頭肌)或肌肉群(登階、臥推、蹬腿)反覆負重方式,訓練致過負荷(overload),以增加肌力及增大肌肉,可改善肌耐力、減少脂肪組成、身體塑形。

心臟復健的適應症

     冠狀動脈缺血疾病的患者為主要接受心臟復健的族群,此外非缺血性心臟疾病,如瓣膜置換、主動脈剝離、先天性心臟病、心衰竭、心臟移植前後,心律不整及節律器置入後的病人等,均可以接受心臟復健。


心臟復健的分期

    心臟復健的介入大致可分作四期Phase I~IV,不同心臟疾病會有些許調整。Phase I為住院期心臟復健,於加護病房即開始介入,其目標為盡量早期活動避免臥床帶來之併發症,衛教病人如何與疾病共處,目標在出院時建立病人足以應付出院後日常生活之心肺耐力。Phase II分前後二期,均在醫院執行:前期為出院後至運動測試前,維持與Phase I相同強度之訓練,後期則在6~8週後進行最大運動測試(Maximal tolerance test),在測試之後,依結果訂定安全的運動強度,持續增強運動強度來訓練病人,以期達到最佳運動能力,PhaseI~II需較嚴格的生命徵象監測; Phase III為維持期,在醫院專業人員照護下(較少的監控),依Phase II訓練成果,持續運動;Phase IV 回歸居家社區,養成運動習慣,建立社區運動中心、病友團體幫助病人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第III及IV期均可視為維持期(有時會合併為第III期),取決於病人狀況,安排門診、社區運動中心或回家持續維持運動,並養成運動習慣。


心臟復健的好處

     心臟疾病患者在接受心臟復健後能有效地增加最大攝氧量,即改善運動能力並降低使亡率。除了在體能上的改善,研究也發現心臟復健能在心理層次,減低病人焦慮及憂鬱的問題。病人因心臟疾病產生的心悸、短氣及胸悶等症狀,也在復健後有程度上的減少;病人生活品質在復健介入後也有明顯的改善。此外血壓(收縮壓)及血脂肪亦能有效降低。心臟復健不只增進病人體能,更能有效改善心臟疾病帶來的相關症狀,並減少相關危險因子。

結論
     運動能力與心血管疾病的預後息息相關,藉由心臟復健有效且安全地改善心血管疾病病人運動能力及相關症狀,不但能促進更好的預後,更能增進心血管病人的生活品質。

注1: MET: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s, METs),1 MET代表靜態坐著時的能量消耗,等於每分鐘每公斤體重消耗3.5ml氧氣。一般3~5METs運動能力即可應付處理一般家務,8METs即可進行職場上之工作。

瀏覽人數:2926

返回上頁

彰化基督教醫院 血管醫學防治中心資訊網隱私權宣告 版權所有 © 2009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