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H News

彰基訊息

最新消息

彰基急診新秀 ICEM國際舞台發光

2019/07/16

彰基急診醫學部在日前舉行的2019國際急診醫學年會 (ICEM)中大放異彩。兩位第一年住院醫師張家楷醫師與林資洋醫師突破世界級大師們的重圍,分別獲得「最佳年輕學者論文獎」與「最佳臨床研究獎」的殊榮,再次展現彰基急診培養後進的努力成果。

為了參與這項盛會,彰基急診醫學部主任林晏任醫師特別徵詢成員們的意願,林資洋醫師與張家楷醫師在第一時間即表達參與的意願。

兩人發表的論文是團隊先前即已進行的題目,半年前先將論文送至主辦單位,後獲選進入口頭報告之列,這對兩人無疑是挑戰的開始。從未公開發表過論文的兩人,首次體驗即得站上世界舞台,魔鬼訓練自此展開。


林晏任手把手密集訓練兩新秀
最近三個月來,兩人下班後得撥出時間,接受林晏任醫師的密集訓練,包括簡報的呈現、語調的起伏、手勢的搭配等等都馬虎不得。林晏任醫師以其發表論文與擔任評審的豐富經驗,手把手的帶著兩位醫師一起操練,奪下這次的殊榮雖然讓他感到意外,但也備感欣慰。

彰基急診醫學部非常重視研究與教育,這些年來已發表逾30篇國際論文。內部原本即分組進行研究題目,兩位住院醫師這次即是代表各自的研究團隊發表口頭報告。

在日前於首爾舉辦的2019 國際急診醫學年會中,林資洋醫師報告「非創傷OHCA病人心衰竭之危險因子評估-探討緊急介入性治療以及病人特性之影響」研究。

他表示,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的病人,經治療後即使順利存活出院,之後仍有很大的機率產生各種併發症,進而影響病人的預後及生活品質。其中心衰竭被認為是其中一個嚴重的併發症,但全球的研究並未對此議題有太大的著墨。

這次發表的研究主要是探討非創傷性OHCA病人長期心衰竭的風險,並根據病人本身的特性以及急診所進行的緊急介入性治療,分析哪些因子會影響日後病人心衰竭的發生率。

經過6個月的追蹤,non-traumatic OHCA的病人心衰竭風險比顯著升高。其中,年齡大於60歲、有心肌梗塞病史、在急診啟動緊急心導管,或是住院過程中曾有院內感染的病人,心衰竭風險會顯著增加;葉克膜則有助於降低心臟衰竭的發生率。
至於張家楷醫師發表的是「對創傷性院外前心臟停止且達成ROSC的兒童,第一劑腎上腺素治療的時間與後續死亡風險相關」研究。

張家楷醫師表示,早期注射腎上腺素的功效,對於非外傷性兒童到院前心跳停止已經有報告,但對外傷性兒童的功效仍不清楚。早期腎上腺素的藥物動力學可能會因體液容量改變,造成不同反應,使得早期腎上腺素對於治療出血性(HS)和非出血性休克(non-HS)的病童,即使是相同的處置,卻可能有不同治療效果。

研究發現,早期施打腎上腺素,對於HS和non-HS的病人的確能顯著達成ROSC。但對於HS的兒童,早期腎上腺素給藥將同時具有益處(增加心輸出量)和有害影響(減少尿量和代謝性酸中毒)。更重要的是,早期腎上腺素亦是與重要的死亡率相關之風險因素。

雖然兩人報告的題目是團隊的研究成果,但兩人以新血之姿站上世界舞台,將團隊的研究成果清楚的展現出來,其表現讓指導的林晏任醫師頗感驕傲。畢竟在這次世界性會議中,共有2700多人參與,其中約有280位進行口頭報告,角逐6個獎項,參與競賽者不乏世界級的大師人物。

即便是參與世界級的盛會、即使兩人只是第一年住院醫師、加上兩人從未有公開發表論文的經驗,第一次即要站上世界舞台,但這些只是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敢」,並未退縮。林資洋醫師甚至直言,自己的英文不好,想藉機訓練英文。從未料到會得獎的他,是在準備去機場的前幾分鐘才得知自己獲獎,來不及換衣服即穿著短褲衝到會場領獎。

畢竟是世界級盛會,彰基推出沒有經驗的住院醫師上場,不會太過冒險嗎?對此,林晏任醫師持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資源本應做妥善分配。


彰基急診團隊向心力強樂於培訓年輕醫師
其實不只是林資洋醫師與張家楷醫師,彰基急診醫學部有很多年輕醫師都曾獲得鼓勵參與各式活動並獲肯定,正是有學長姐的經驗可以學習,讓兩位住院醫師勇於表達參與意願。

彰基急診醫學部的流動率低,團隊研究氛圍濃厚,林晏任醫師帶領團隊是以鼓舞士氣為要,讓成員願意勇於嘗試,知道即使失敗也不會有任何問題。這正是強化彰基急診團隊向心力的重要關鍵。

彰基急診團隊有足夠的主治醫師陣容,不但讓病人可以放心,對於住院醫師也可提供完整且即時的訓練。張家楷醫師指出,在急診室,一有問題身旁馬上有主治醫師可以詢問並介入處置,讓住院醫師在學習上更加踏實。

彰基急診團隊不但向心力強,主治醫師們對於年輕醫師的培訓更有強烈的熱忱與使命感。住院醫師執行業務時,一旁即有主治醫師「盯著」,不但注意每一個處置步驟,連同對病人與家屬的應對與態度都是觀察與指導的重點。

林晏任醫師表示,這10多年來,彰基急診醫學部秉持的想法是,住院醫師有如樹苗,雖然時間到了就會長,但若初期即扶正,未來可以長得很正且高,對團隊是有助益的;若長得歪,不但發揮不了幫助,甚至可能造成危害,因此必須在幼苗階段即讓其有正確的觀念與知識。

記者陳依淇/醫藥新聞週刊專題報導

▲張家楷醫師(左)與林資洋醫師突破大師級重圍,獲下「最佳年輕學者論文獎」與「最佳臨床研究獎」的殊榮。

▲林晏任醫師(中)手把手的指導下,讓林資洋醫師(右)與張家楷醫師在世界舞台上獲得肯定。

▲林晏任醫師帶著兩位住院醫師,於發表論文的前一晚仍在修改簡報與演練。

瀏覽人數:3524

快速連結

蘭醫師LineBot

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