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端午好棕 2020 Jul

健康新焦點

新冠病毒面面觀

兒童感染科醫師與成人感染科醫師平常面對的細菌與病毒會有些許差異。於兒童常見的:腸病毒、流感病毒、諾羅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等,所引起的嚴重症狀及併發症,常讓家屬感到措手不及!

面對新型的冠狀病毒,我們該如何自保?尤其是在人口較密集的大型醫療機構、學校裡面的師生,又或是進入較密閉的空間,在個人的防護上,有哪些是容易疏忽的地方?又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重點?將於以下文章一一介紹: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對溫度敏感的「冠狀病毒」原本就是人類上呼吸道常見的疾病之一。臨床上會造成輕微的咳嗽、流鼻水和腹瀉等,類似感冒的症狀。然而,2003年的SARS和2012年的MERS,兩次跨物種而且突變的冠狀病毒,讓人類因此失去群體免疫力,產生大規模的感染。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發展速度更快,繼韓國、義大利之後,日本與美國的疫情也急速上升。面對全球的疫情,台灣要持續做好抗戰的準備。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為飛沫傳染。飛沫傳染的有效範圍約一到兩公尺的距離,有時因氣流的方向,使得傳播距離略為拉長。飛沫落在地面或無生物的表面上,最長可存活近9天的時間。
1.建議在密閉空間,例如:電梯、公共廁所、大眾運輸工具,或是開會、上課超過15分鐘以上的場所,民眾都需戴上口罩。上課或開會時採梅花座位,讓坐在後面的人,呼吸吐氣不會直接面對前方的同學或同事,以保持安全距離。
2.不要直接用手接觸公共環境。可以用筆蓋或壓舌板按壓電梯,或是用手肘推開門窗。
3.拱手取代握手,減少親密的接觸,並常常清潔自己的手機及個人用品。

關於洗手和口罩
1.酒精可以破壞具有外套膜保護的新冠狀病毒。但是,酒精及乾洗手仍無法取代以肥皂洗手的清潔方式。接下來就是夏天腸病毒的流行期,酒精對沒有外套膜保護的腸病毒是沒有殺菌效果的。台灣幾乎隨處可見水龍頭,建議民眾看見水龍頭就用肥皂洗洗手吧!如果真要使用乾洗手,唯一建議的是75%的酒精。
2.漂白水和次氯酸水是強氧化劑,只適合用在環境清潔與消毒,不要直接接觸皮膚以免受傷。
3.不管是乾洗手或以肥皂洗手,最重要的是:搓洗的時間要超過20秒。口訣是:「內、外、夾、弓、大、立、腕」, 把雙手的細菌病毒徹底的沖洗掉,最後記得要將手擦乾。
4.病毒會躲藏在口水和飛沫之中,現今民眾透過政府所購買的口罩可以抵擋九成以上的環境髒污和病毒。N95口罩雖然可以擋住九成五以上的病毒,但相對地戴上N95口罩也不容易呼吸,不適合久戴。一般民眾不需要戴N95口罩,只有需要進入負壓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需要佩戴。
5.民眾所購買的口罩有顏色的外層可以防水,阻擋飛沫噴濺;中間的網狀靜電層,可以吸附微小顆粒和細菌及病毒;口罩最內層可以吸附自己的口水。醫師看診和老師上課,使用一段時間口罩內層會沾附大量口水,防護的效果會變差,無法利用煮沸或噴灑酒精的方式復原。為了延長口罩使用時間,可以在內層增加吸收口水的墊片。否則,還是以換上新的口罩為佳。

新型冠病毒的症狀
1.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武漢肺炎(COVID-19),症狀仍然是以發燒和呼吸道症狀為主,部分更是以嗅覺異常的表徵呈現。是否有流鼻水或咳嗽帶痰,已經不能作為鑑別診斷武漢肺炎的主要依據。兒童的臨床症狀更是多變,甚至有文獻報告以腸胃炎為臨床表現的方式。
2.新型冠狀病毒為RNA病毒,它的突變率雖然快速,但是 RT-PCR 的核酸檢測方式也可以快速改變,不久之後的快篩試劑也可以上線,偵測新型冠狀病毒將可以更快速確認。目前的治療藥物皆在臨床實驗的階段,作用在新型冠狀病毒的非結構蛋白抑制劑,似乎有一線曙光的機會。

無需過度恐慌
我們很幸運地生活在台灣,國家在公衛政策上的正確決定、超前部署,讓我們國民在瘟疫蔓延時雖然緊張但不至於恐慌。做好自身的防護,在行有餘力之時仍不忘關心別人,盼大家一起平安度過難關。

(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 林昭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