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挺爸健康 2025 Aug

家庭醫師

健康Q&A ~「強化身體防線」在流感與新冠流行期的免疫力養成指南

至2025年6月止,今年台灣流感以及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人數,兩者皆呈現上升趨勢,新冠疫情延續,仍處於高原期,重症及死亡病例數攀升。在這交互流行的時期,不僅感染風險升高,也對個人體質與免疫防線帶來更大挑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來保持穩定的免疫功能與良好的身體修復能力,是預防疾病發生並降低健康風險的關鍵基礎。

何謂免疫系統
人體擁有一套天然的防護系統:免疫系統,負責辨識並對抗外來的病原體,如細菌、病毒與其他有害物質。當這些外敵試圖入侵時,免疫系統會即時啟動防禦機制,不僅能識別敵人,也知道如何有效應對,從而達到預防疾病與維持身體健康的目的。

免疫力與整體健康息息相關。免疫系統並非局限於單一器官,而是由多個組織、細胞與蛋白質共同構成的複雜網絡,涵蓋全身。透過血液與淋巴系統的運作,各單位密切協調、互相支援,如同一支高效的軍隊,層層把關,主動偵測並剷除潛在威脅,包括入侵的病菌或異常細胞(如癌細胞),為身體建立一道穩固的健康防線。

如何增強免疫力
若想強化免疫力,最根本也最關鍵的方式就是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免疫系統的運作與我們日常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包括飲食、生活作息、情緒壓力等,每一個細節都會影響免疫力。均衡、多元飲食是免疫系統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基礎。以下提供各項建議:
一、健康飲食增強免疫力
1.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無論是動物性或植物性蛋白質,皆可提供身體合成抗體與修補組織所需的材料。其中動物性蛋白質:深海魚類更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抗發炎、穩定免疫反應;海鮮中的鋅則能促進酵素活性,參與免疫反應的各種過程。
2.蔬果的營養素:蔬果中的多種植化素與維生素(如A、C、D、E)對免疫系統有很大的幫助,像是深綠色葉菜富含維生素A、C、E與B群,而色彩鮮豔的蔬菜如胡蘿蔔、甜椒、南瓜、地瓜等蔬菜則富含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進入體內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有助於保護呼吸道與腸胃道的黏膜。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芭樂、奇異果、木瓜、草莓、甜柿及柑橘類),不僅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也有助於細胞間結構的穩定,減少病原體入侵的機會。抗氧化的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芥藍等,也含有天然的硫化合物,有助於抑制細菌、黴菌與病毒的生長,大蒜則因含有大蒜素,是天然的抗菌成分,能活化免疫細胞,增強防禦功能等。

二、維持腸胃道健康: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維持腸胃道健康與免疫力密切相關,維持良好的腸道菌相,是守護健康的基礎。透過攝取富含益生菌的發酵食物(如優酪乳、泡菜、納豆)與富含膳食纖維的全穀與蔬果,可幫助益菌繁殖,促進腸道菌相穩定,進而支持免疫力長期維持在良好狀態。建議減少精緻食物、加工食品高糖或經過高溫處理的植物油的攝取,這些食物容易造成身體發炎,傷害免疫細胞,增加感染風險。整體而言,均衡多樣、天然營養的飲食習慣,是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守護健康的重要基石。

三、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能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修復與調節。當人處於深層睡眠時,身體會進入自我修復與調節的狀態,這段時間不僅是身體組織修復與細胞再生的黃金期,因此長期熬夜或睡眠不足,容易讓免疫功能下降。

四、適度的運動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規律的運動如快走、瑜伽、騎腳踏車等,能有效提升免疫防護力。

五、壓力管理與情緒調適:長期處於高壓或焦慮狀態會導致壓力荷爾蒙升高,抑制免疫反應,所以穩定情緒、減輕壓力,進一步保護免疫健康。
綜合以上說明及建議讓您了解:提升免疫力是長期健康生活方式的累積。透過這些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不僅能增強對抗外來病原的能力,也為整體健康打下穩固基礎,讓身體更有能力面對各種疾病挑戰。

如何預防流感及新冠
預防流感和新冠病毒的最有效方式是透過提升免疫力和接種疫苗相結合。首先,上述建議讓您顯著增強免疫系統,使身體具備更強的對抗能力。也需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佩戴口罩,以及避免前往擁擠的場所,有助於降低感染風險。

根據疾管署的最新公告,今年秋冬的公費新冠疫苗已計劃採購307萬劑,包括277萬劑莫德納LP.8.1疫苗和30萬劑Novavax JN.1疫苗。疫苗接種將從10月1日起分兩階段開始,並將與流感疫苗同步施打。第一階段將優先為高風險群體接種,而50至64歲無高風險的成人則在第二階段(11月1日起)接種,目的是提高接種率,從而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

疾管署也提醒民眾,進入醫療機構、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進入人多擁擠的室內場所時,應主動佩戴口罩,並鼓勵符合接種資格的民眾踴躍接種疫苗。如果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應儘量在家休息,避免外出。對於具有重症風險的群體,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及時接受診治可以有效減少併發症和死亡風險。

遠距健康諮詢中心護理師 陳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