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挺爸健康 2025 Aug

健康新焦點

守護生命,從拒絕檳榔開始!一起遠離危害,迎向健康未來

為什麼該拒絕檳榔?
檳榔不只是口中咀嚼的刺激品,更是國際公認的「一級致癌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下轄的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即便未添加石灰或香料,檳榔本身仍具致癌性。長期咀嚼檳榔會導致口腔黏膜反覆受傷,引發慢性發炎,進一步可能演變為口腔癌、食道癌,甚至胰臟癌。尤其當與香菸、酒精併用時,致癌風險更是倍增,已成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檳榔,並非單純的習慣,而是與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的健康警訊。

驚人的國家統計數據
台灣每年約有8,000 多名新診斷口腔癌患者,其中超過 3,300 人因此失去寶貴生命。根據健保署統計,口腔癌已連續多年名列男性十大癌症死因的第四位,並且有年輕化趨勢,20–40 歲罹患者並不少見。

2013 至 2023 年十年間,口腔癌死亡人數由 2,936 人增至 3,610 人,年成長率高達 22.9%。與此同時,健保支出也持續攀升,從 80 多億元增至 140 億元以上,造成龐大醫療負擔與家庭悲劇。

這不只是個人的健康問題,而是整個國家的健康危機。

篩檢帶來的希望
即使口腔癌來勢洶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能有效提升存活率與生活品質。根據衛福部資料,目前每年約有 90 萬人接受口腔癌篩檢,檢出癌前病變約 3,500 例、確診口腔癌約 1,300 例。

根據研究,透過定期口腔篩檢,可使口腔癌晚期發生率下降 21%、死亡風險降低 26%。而在定期接受篩檢的族群中,早期診斷率可達 75%,遠高於未篩檢者的 30%。

篩檢,是改變命運的關鍵一步。

彰基在口腔癌治療的堅強實力
彰化基督教醫院長期深耕癌症照護領域,在口腔癌診斷與治療上具備高度專業能力與整合資源。我們採行多專科整合照護模式,由耳鼻喉科、口腔顎面外科、腫瘤內科、放射腫瘤科、營養科與復健科組成的頭頸癌團隊,共同擬定個別化治療計畫,讓患者從診斷、手術、化療、放療,到術後功能重建與心理支持,都獲得全方位照顧。

此外,彰化基督教醫院秉持「關懷生命、奉獻社會」的信念,長期投入社區健康教育與疾病預防,我們也持續推動社區口腔癌篩檢、校園巡迴衛教、戒檳宣導等預防性服務,真正落實「疾病預防」的第一線守門人角色。

政府法規:專法加速上路
為有效防範檳榔危害,衛生福利部已於 2024 年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雖然草案曾遭業者反對而暫緩,但監察院已嚴正表態,「檳榔專法即將在 2025 年內上路」。立法不只是制度的進步,更是全民健康的關鍵保障。

防制檳榔,我們可以這樣做
1.認識危害,主動拒絕
拒絕檳榔,從認識開始。不論是社會習慣、朋友邀請或工作壓力,嚼食檳榔都不該成為釋放壓力的藉口。家長、教師與職場領導者應主動引導青少年認識檳榔對身體與形象的雙重破壞,幫助年輕族群養成拒絕的勇氣。

2.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是降低癌症風險的基本功。**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多補充水分、少加工食物,是保護口腔黏膜的自然方法。**同時戒除菸酒,避免多重刺激引發病變。

3.定期口腔檢查,提早發現病灶
口腔癌初期常無痛感,往往因忽略而錯失治療黃金期。有嚼檳榔、抽菸者應定期每二年做一次口腔癌篩檢,留意是否出現紅白斑、口腔潰瘍超過兩週不癒等警訊。

4.尋求醫療專業協助
若有戒除困難,請不要猶豫,主動尋求幫助。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戒檳榔服務、協助您成功「戒檳」重拾健康。

彰基與您同行,共築無檳社區
彰基持續推動無檳榔醫院政策、戒檳服務及口腔癌篩檢,邀請您加入拒檳守護健康行動。

健康,不只是遠離疾病,更是對家人與生命的深切承諾。

今天起,讓我們一起說:「我不嚼檳榔!」

口腔癌中心主任 許家浚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