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清爽食招 2025 Jul

健康新焦點

物理治療師談” 得心應手 “ –上肢常見的問題

萬能的雙手,是我們每天應付大大小小事務的基本,偏偏當您手部有任何不舒服時,剛開始可能覺得還好,因為有另一隻手,但是時間久了還是會跟您抗議喔,讓物理治療師跟您分析幾個手部常出現的問題。

一、什麼是板機指?
所謂的板機指,是因為深屈肌(deep flexor)肌腱(tendon)在指頭基部形成結節(nodule),使得手指頭由彎曲到伸直過程中,會卡在肌腱滑車(pulley)處,以致尾端指節無法完全伸直;或者在伸直時會有阻力,形成類似扣板機的情形,所以稱之為板機指。

板機指發生的原因很多,大致上可分為退化性、發炎性、局部外傷,甚至和遺傳也有關係。外傷的發生原因,最常見的是長時間壓迫到掌指關節處,或者是工作上需要長時間拿著寬大的握把的人。例如:做家事、手工作業、縫紉、焊接、園藝工作、長時間使用電腦者、廚師等。

病人常抱怨當手指進行彎曲、伸直等動作時,容易在掌指關節部位卡住,於是產生手指彎曲後,伸不直或是伸直之後無法彎曲的狀況,嚴重者甚至需要另一手幫忙手指進行伸展動作,且會發出「喀」一聲。通常以拇指的發生率最高,無名指次之。

物理治療師建議您,出現問題時先尋求醫師診斷,再進行物理治療,平時可執行居家運動包含
(1)深層按摩:垂直肌肉走向,用拇指按摩結節處3~5分鐘/次。
(2)牽拉運動:維持10秒 ,10次/回,3回/天。

二. 什麼是媽媽手?
在醫學上稱「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是一種過度使用拇指外展與伸直動作而導致拇指處肌腱發炎的症狀,因好發在長期做家事或照顧小孩的新手媽媽,故有「媽媽手」之稱。長時間過度使用手部做抓、握、擰、捏等活動量大,而且受力也大的動作,就很容易讓拇指過度張合、重複受力,使得兩條負責拇指活動的肌腱滑膜(伸拇短肌、外展拇長肌)出現肥厚性變化,壓迫到局部肌腱,使得肌腱滑動不順暢,嚴重時甚至會產生粘黏情形。拇指側的手腕處,出現無法使力或持續疼痛的現象;此症狀早上起床時較為嚴重。常合併有上肢緊繃、局部腫脹等症狀,且會向上延伸到前臂,向下延伸到拇指。尤其當手腕進行扭轉的動作,或拇指的反覆伸直屈曲都會使疼痛加劇。例如扭毛巾、寫字等。
確認診斷後,等到疼痛等降低些,可以執行的居家活動包含:
(1)肌肉拉長伸展運動:維持活動度並增進循環。
以其他四指將大姆指包住手腕朝下施力,直到拇指側的手腕處感到緊的程度,維持此動作10-秒,接著放鬆休息 重覆10-20次,一天做3回

(2)肌力強化運動: 先以橡皮筋套在手指上用力將手指向外張開,直到有繃緊的感覺,維持5秒鐘,接著放鬆休息

三. 肩膀、手肘: 也常會聽到網球肘,五十肩、肩夾擊、旋轉肌群等問題,都會建議您要先確認診斷,不要馬上就看到影片、資訊就跟著做喔,透過診斷後再請找物理治療師指導您合適的運動或是搭配進行徒手、運動、儀器等治療喔。畢竟有些上肢的問題,其實都是會有連帶影響,甚至也會跟您的頸椎有關係的。

目前復健物理治療也會有許多高端儀器來協助您能更快速的處理症狀如: 高能雷射等,可以讓您在健保治療外提供更多元的治療模式。

誠心建議每位朋友,有任何問題都請先確認診斷後,積極配合各項物理治療的內容,當您重視自己的健康時,您的身體也會感受到您的用心,相信是可以讓您盡快恢復健康的重要武器,有任何問題別忘了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協助喔。

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 周雅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