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婆是一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長者,每年秋冬季節,阿婆常會因為氣喘加劇而住院。經過醫生的建議,她接種了RSV疫苗,這款疫苗對於年長者及有慢性肺病史的人有較高的保護效果。接種後,阿婆在寒冷季節中少了多次因RSV引發的肺炎住院治療,她的健康狀況也相對穩定。
什麼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一種常見的RNA病毒,主要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播,常見於秋冬季節。感染後可能會出現流鼻水、咳嗽、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雖然多數人症狀輕微,但對於嬰幼兒、年長者與免疫力較弱者,RSV可能引發嚴重的支氣管炎或肺炎,甚至需要住院治療。目前針對RSV尚無特效藥,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不過近年已有多款疫苗與單株抗體問世,可有效預防感染後的重症發生,尤其對高風險族群更能發揮保護作用。
誰是RSV的高風險族群?
1.嬰兒:特別是滿33週以前出生之早產兒
2.罹患慢性肺病或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
3.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癌症患者、器官移植者)
4.60歲以上長者,尤其合併慢性病者
嬰幼兒如何預防RSV?
目前尚無常規RSV疫苗供嬰幼兒施打,但可透過單株抗體注射提供保護,有效降低感染後重症與住院風險,而台灣目前主要有2款單株抗體:
1.Palivizumab:適用於早產兒、慢性肺病或先天性心臟病嬰兒,建議出生後每月注射一次,目前1歲以下高危險群幼兒接種可以健保給付,最多可接種6劑。
2.Nirsevimab(長效抗體):單劑注射即可提供較長效的保護,適用於所有小於12個月的嬰幼兒,建議在剛出生後就接種,滿12個月以上未滿2歲的高風險幼兒可考慮再接種一劑。
成人是否需要接種RSV疫苗?
自2023年起,全球已有三款RSV疫苗獲核准用於60歲以上成人,臨床研究顯示接種後可有效降低約73-83%的重症與住院風險。台灣目前核准其中兩款疫苗(包含一款核准用於孕婦的疫苗),但尚未納入公費接種,需透過成人疫苗門診自費施打。建議民眾可以與醫師討論感染風險與接種適應症,並透過成人疫苗門診自費接種。建議接種對象包含:
1.年滿75歲以上者
2.60-74 歲之RSV感染重症高危險群:
o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氣喘
o慢性心臟病(如心衰竭)
o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或肝病
o免疫低下者(如癌症治療中、器官移植等)
o長照機構與其他機構住民
3.懷孕28–36週婦女(限核准用於孕婦的疫苗):可透過母體抗體保護嬰兒出生後前6個月,降低RSV感染風險。
RSV雖是常見病毒,但對嬰幼兒、長者及免疫力低下者卻可能造成嚴重影響。透過接種疫苗或是單株抗體,我們能有效降低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的重症與住院風險,特別是對於兒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如您或您的家人屬於高風險族群,建議主動與醫師討論是否接種RSV疫苗或抗體注射,讓防護做得更全面。
參考資料:
1.台灣疾病管制署–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
2.台灣疾病管制署–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
3.美國CDC –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4.Development, Current Status, and Remaining Challenges for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Vaccines
家庭醫學科醫師 曾冠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