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童享健康 2025 Apr

健康新焦點

原來「淋巴」會水腫?!

常常聽到病人說,在癌症切除手術或化療後,有單側(甚至雙側)的肢體腫脹,被醫師診斷是淋巴水腫,然而怎麼辦?如何消腫?

首先,需要具備的第一個觀念是:淋巴水腫是不會痊癒的,但是是可以控制的!

人體自有循環系統,由動脈、靜脈、淋巴循環組成,心臟將血液透過動脈輸送到周邊肢體,再透過靜脈回收血液,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液體會進到組織間隙,需要由淋巴系統將這些液體回收;然而如果說這個回收的過程出現問題,如:液體過多超載(淋巴液過多超出系統負荷)或者淋巴系統回收功能下降(淋巴結被破壞或摘除),那麼就會出現淋巴水腫。

那怎麼辦?「整合性消腫治療(CDT, combined decongestive therapy)」。

簡單來歸類:其含括了三大方向。
一、徒手淋巴引流:透過徒手的方式、幫助淺層的淋巴循環,其讓液體回流的路徑因人而異(與正常人不同,由於某一區的淋巴系統已經負載過大,因此需要尋找替代路線、並避開高風險路徑以避免其他地方也出現腫漲)。
二、壓力治療:透過纏繞壓力繃帶的方式進行消腫(約一到兩周)(圖一),後續再用壓力衣/袖套/襪套(圖二)來持續維持繃帶的加壓效果,避免回腫。
三、消腫運動:在纏繞繃帶或者穿戴壓力衣的狀況下做運動,驅動深呼吸以利於啟動淋巴循環、並透過肌肉幫浦的力量來改善深層的淋巴回流。
甲、深呼吸:可在任何姿勢下執行,但須要確保驅動橫膈、使用腹式呼吸。初學者建議可在(圖三)躺姿下、雙膝彎曲、腳踩地進行。
乙、肌肉幫浦運動:有順序與節律性的運動,透過從肢體近端到遠端再到近端的動作來加強回流。其動作也可以改善關節活動度、使肌肉不會因為腫漲僵硬而導致動作效率不佳。以下肢水腫為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動作就是墊腳尖與勾腳背的交替動作。

另外,還需要病人學會如何避免淋巴過載,因為如果是淋巴回收功能下降而導致的腫脹,由於其破壞已不可逆,那麼自我保養就很重要了!
一、避免熱敷!!!
熱敷會使局部微血管擴張,然而液體卻會因為淋巴系統的損壞而導致無法全部回收,只會更腫!
二、皮膚照護:避免傷口、預防感染。
傷口會使免疫系統活化,引發發炎反應(紅、腫、熱、痛),使局部微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然而液體卻會回不來,變得更腫。
三、避免腫脹肢體過勞,輕度活動也要避免一直重複動作不休息!
如:下肢淋巴水腫避免久站、蹲等動作;上肢則避免搬重物、高次數的重複性動作(例如:大掃除)。

以上為治療淋巴水腫的幾大方向與原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恆心與毅力維持,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腫脹控制!

圖一:多層次壓力繃帶纏繞


圖二:壓力袖套


圖三:深呼吸

物理治療師 黃映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