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肺常重要 2025 Mar

健康新焦點

黴漿菌感染與正確診斷治療,久咳不癒別擔心!

最近氣溫驟降,許多人出現久咳不癒的現象,有患者擔心自己是否感染黴漿菌。其實對一般免疫力正常的民眾而言,不用過度擔心,黴漿菌感染轉變為肺炎的機會也不高,以2015年美國的研究,黴漿菌感染最後變成肺炎住院的比例,一萬人中只有1.4人。

黴漿菌感染會有無症狀的潛伏期,這個時間可能長達3週。如果感染進到肺部造成黴漿菌肺炎,則會有發燒、肌肉痛和乾咳等症狀。另外,極少部分人會出現咽炎、頸部腺病和大?性鼓膜炎/中耳炎。10-25%的患者會出現多種皮疹,包括斑丘疹、蕁麻疹、多形紅斑和結節性紅斑。而有慢性氣喘的病人,則有可能因為接觸到黴漿菌而誘發氣喘的發作。

久咳不癒未必就是黴漿菌感染,因為咳嗽原因很多,包括:上呼吸道、鼻竇、外耳道、耳膜,食道、腹腔的問題都有可能導致症狀,一般抗生素治療有助改善咳嗽的急性症狀,但或許未能解決潛在的慢性肺部疾病。

可自費核酸檢查加抽血
要確診黴漿菌感染,可透過醫院提供的自費核酸檢查(PCR),可以快速知道喉嚨裡有沒有帶有黴漿菌,但即使檢出陽性,也不一定代表當下有黴漿菌感染;最好搭配抽血檢測急性抗體(IgM)以及慢性抗體(IgG)。

如果急性抗體(IgM)在第1次抽血之後,再經過4週的第2次抽血,這2次的抗體指數,有4倍以上的上升,才可以很明確說是黴漿菌感染。但是通常這樣的檢查在臨床上很難做到,也很怕延誤病情,所以醫師通常都用臨床症狀,結合胸部X光片,及第1次的抽血抗體,來做臨床診斷,給予藥物治療,並在下一次約診的時候,看臨床的反應如何。

久咳不癒應做確切診斷
提醒民眾,如經醫師評估需使用抗生素治療,民眾應確實遵照醫師指示,依開立的劑量及時間使用抗生素;如果真的得了黴漿菌肺炎而且已有抗藥性,大概也只能用第2線的抗生素治療。所以,建議民眾在久咳未癒的狀況應可到醫院確切診斷,以減少第1線抗生素誤用,並造成抗藥性問題,也可提早發現潛在的慢性肺部疾病。


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呂俊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