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肺常重要 2025 Mar

健康新焦點

盡情「高」唱

唱歌,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自古以來,除了可以放鬆心情、紓解壓力,創造一個大家一起歡笑的場合、幫助改善肺活量、增進肺功能(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有研究指出可以有利於心血管功能,協助降低血壓;但是,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到,唱歌其實也可以拿還訓練核心肌群呢?

唱歌,需要產生一定的聲音音量,那其實就是「主動呼氣」。透過呼吸的肌肉(特別是橫膈)產生一個一個肌肉收縮與彈性回縮而讓呼吸深度可以更深沉與有效率。簡單來說,就是吸氣與吐氣都可以更深且緩。

那麼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可以在橫膈呼吸具有效率,這樣引吭高歌就會更容易了!而橫膈呼吸,就是屬於最基礎的核心訓練。(圖一)

除此之外,相信大家都有發現,如果想唱出高音、拉長音、放大音量(非喉嚨用力),那麼在站姿下合併身體與頸部略微後仰會較為容易達成,為什麼?因為此時身體的中線屬於被延展且有力的狀態(喚醒核心肌群),可以擴張身體的各個腔室,如:胸腔、鼻腔等(類似放大的共鳴箱,會有較大的音量產生)。因此可以參考圖二的動作,透過背肌的練習來加強。

而圖三,則是在核心的基礎上,更為強調頸椎的穩定性,協助更好的發聲與共鳴。

最後,在做完圖一到三的動作後,在站姿下再唱歌一次。感覺一下,是不是有不一樣的地方?聲音是否更宏亮?身體更舒展?


圖一:橫膈呼吸。平躺屈膝、將手放在下肋骨邊緣與腹部的交界位置,從嘴巴慢慢吐氣、鼻子吸氣。吐氣時手會向地板方向自然地沉下、吸氣時手會被橫膈輕輕地向天花板推上去。


圖二:迷你天鵝式。趴姿下,先將手置於頭的兩側,在保持輕輕地收小腹下,將腳背與腳尖向遠離肚臍的方向不斷延伸,並將手臂下壓地面,透過反作用力將胸口抬離床面。(注意:如果過程中有覺得腰椎/胸椎有某個點受到壓迫,請慢慢地把胸口放回到床面休息,並諮詢專業人員。)


圖三:頸椎轉軸運動。將食指作為轉軸放在下巴的位置,從平視轉為向斜下方45度看過去,並在視線轉移的過程中合併頸部屈曲(以食指為轉軸)的動作,此時會覺得後頸會有被伸展的感覺。

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 黃映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