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智慧醫院 2024 Dec

家庭醫師

守護你我的心,遠離冠心症

時光飛逝,2024年也來到了尾聲。每逢秋冬氣溫下降,血管容易收縮,因為心臟疾病送醫比例也就上升。然而隨著飲食西化、現代的生活習慣改變及工作壓力,心臟疾病的病人年齡也逐漸下降,
冠心症也已不再只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什麼是冠心症?
冠心症(冠狀動脈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病,影響為心臟供應血液的冠狀動脈。由於脂肪、膽固醇和其他物質在動脈壁內和表面堆積形成斑塊,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使動脈變窄,進而使供應心肌的血流量減少。冠狀動脈疾病通常在多年內逐漸進展,而由於心臟血流不足引發的症狀可能包括胸痛和呼吸急促,如果血流完全阻塞,則可能心肌梗塞。

症狀表現
1. 冠心症:
 心絞痛:
 可能感到胸部擠壓、壓力、沉重感、緊繃或疼痛,像是有人壓在胸口上。
 胸痛通常影響胸部的中間或左側,並且可能因活動或強烈情緒而誘發。
 心絞痛有不同類型,取決於原因、以及休息或藥物是否能緩解症狀。
 呼吸急促:可能感覺無法呼吸順暢。
 疲勞:如果心臟功能受影響,無法打出足夠的血液來滿足身體的需求,可能會感到異常疲憊。
冠狀動脈疾病的症狀在初期可能不明顯,有時僅在心跳加速(如運動時)時才會出現。隨著冠狀動脈持續狹窄,症狀可能變得更嚴重或頻繁,而當冠狀動脈完全阻塞時,會引發心肌梗塞。
2. 心肌梗塞:
 胸痛,感覺像擠壓、緊繃或隱隱作痛。
 疼痛擴散到肩膀、手臂、背部、頸部、下顎或牙齒,有時是上腹部。
 冷汗。
 疲勞。
 胃灼熱。
 噁心。
 呼吸急促。
 頭暈或突然昏眩。
胸痛通常是心臟病發作最常見的症狀。然而有些人(如女性、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可能有非典型症狀,例如可能感到噁心,或在頸部或背部有短暫的疼痛。有些人在心臟病發作時甚至沒有症狀。

風險因子
 家族史
 吸煙
 高血壓
 高膽固醇
 空腹血糖偏高
 肥胖
 坐姿生活、未參與規律運動

保護因子
 高HDL (>60 mg/dL)

診斷方法
醫護人員會詢問病史以及相關症狀,並可能會安排一些檢查來確認是否為冠心症:
 血液檢查:檢測血糖和膽固醇的數值,確認是否有風險因子。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CRP)測試則可以檢測與動脈炎症有關的蛋白質。
 心電圖(ECG或EKG):檢查心臟的電生理活動,可判斷是否有缺血性變化。
 心臟超音波:檢查心肌運動狀況,如有區域動作受損,則可能有缺血性變化。
 運動壓力測試:因為運動讓心臟比日常活動時承受更多負荷,運動壓力測試可以顯示出平時可能被忽視的心臟問題。如果無法運動,可能會注射模擬運動效果的藥物來做檢測。
 核子壓力測試:此測試顯示血液在休息和活動時流向心臟的情況,能找出血流不順或心臟受損的區域。
 心臟電腦斷層:心臟電腦斷層可以顯示動脈中的鈣沉積和阻塞。
 心導管和血管造影:可直接檢測心臟動脈的阻塞情況。在此檢查過程中也可以同步進行血管成形術治療。

治療方法
治療冠狀動脈疾病的方法包括生活習慣改變、藥物治療、心臟血管介入術或手術。
1. 藥物治療:
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藥物種類多樣,包括:
 降膽固醇藥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俗稱壞膽固醇),並減少動脈中的斑塊堆積。
 阿司匹靈(Aspirin):有助於防止血栓形成,但要小心增加腸胃道出血的風險。
 β受體阻斷劑
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
 血管收縮素轉化?抑制劑(ACEi)及血管收縮素Ⅱ受體拮抗劑(ARB)
 硝酸甘油:俗稱「救心」,這種藥物可擴張冠狀動脈,有助於控制或減輕胸痛。
2. 心臟血管介入術或冠狀動脈搭橋手術(CABG):擴張阻塞動脈或建立新的通道,並改善血流。
生活管理與預防措施
改變生活方式可以幫助保持動脈健康並預防或延緩冠狀動脈疾病,建議心臟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 戒菸:吸菸是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尼古丁會收縮血管,使心臟工作負擔增加。戒菸可顯著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如需戒菸幫助,可以至戒菸門診諮詢。
 多選擇水果、蔬菜和全穀類,減少糖、鹽和飽和脂肪的攝取,每週食用一至兩次魚類也對心臟健康有幫助。
 規律運動:運動可控制體重,並改善糖尿病、膽固醇和血壓等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因素。建議每週大多數日子進行30至60分鐘的活動。
 保持健康體重:過重會增加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即使是小幅減重也能降低風險。
 控制血壓:可透過7-2-2法則進行血壓監測,並提供給醫師協助評估建議的血壓控制範圍。
 膽固醇追蹤及控制
 監測血糖:如果您有糖尿病,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減少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
 避免或減少酒精攝取:如有飲酒,建議女性每日不超過一杯,男性不超過兩杯。
 睡眠不佳可能增加心臟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建議成年人每日睡眠7至9小時。
 管理壓力:找到適合的減壓方法。增加運動、練習正念及參加支持團體都是減壓的好方法。

定期健康檢查也非常重要,因為高膽固醇、高血壓和糖尿病等主要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因素在早期階段通常無明顯症狀。早期發現和治療可助您保持心臟健康。此外,建議按時接種每年的流感疫苗減少因感染導致的風險上升。

有相關問題歡迎至家庭醫學科門診詢問。

參考資料
1. 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 美國梅約診所 (Mayo clinic)

家庭醫學科醫師 羅昱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