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冬又是流感盛行的季節,儘管今年到了11月還是時常覺得炎熱,流感的疫情依舊來襲,而公費疫苗也已自10月1日起分階段開打,不知您是否接種了呢?
流感(又稱流行性感冒)是一種極具傳染性的呼吸道感染,會影響各年齡層的人群,但對於嬰兒、幼兒、孕婦以及有潛在健康問題的人尤為嚴重,可能會導致住院,甚至危及生命。
臨床表現與併發症
流感會引起從輕微到嚴重的疾病,有時甚至會導致死亡。流感症狀通常突然出現。感染流感的人往往會感到以下一些或全部症狀:
發燒或畏寒
咳嗽、喉嚨痛
流鼻水或鼻塞
肌肉或身體酸痛
頭痛、倦怠感
有些人可能會出現嘔吐和腹瀉,但在兒童較常見
大多數感染流感的人會在幾天內到兩週內康復,但有些人可能會因流感而發展出併發症(例如肺炎),其中一些併發症可能是致命的,甚至導致死亡。
鼻竇炎和中耳炎是流感引起的中度併發症範例,而肺炎則是較為嚴重的併發症,可能由流感病毒單獨感染引起,也可能是流感病毒與細菌的共同感染所致。
其他可能由流感引發的嚴重併發症還包括心肌炎、腦炎、肌炎(橫紋肌溶解症),以及多重器官衰竭(例如呼吸衰竭和腎衰竭)。流感病毒對呼吸道的感染可能會引發身體的極端炎症反應,進而導致敗血症,這是身體對感染的危及生命的反應。
此外,流感還可能使慢性疾病惡化。例如,患有哮喘的人在感染流感期間可能會出現哮喘發作,而患有慢性心臟病的人則可能因流感而加劇病情。
危險因子
任何人都可能感染流感,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可能因流感而出現嚴重問題,並且這些問題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然而,某些人群感染流感後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較高,其中包括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有某些慢性疾病(如哮喘、糖尿病或心臟病)的人、孕婦,以及5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2歲以下的幼兒。
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由於流感病毒常常發生變異,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每年均會監測流感病毒的流行及變異,以建議疫苗的成份。今年公費疫苗採購的是四價疫苗,第1階段自10月1日開始施打,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學齡前幼兒、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50歲以上高風險慢性病患者等11類對象;第2階段自11月1日開始,流感疫苗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近年發表的IAMI(心肌梗塞後流感疫苗接種)研究是隨機雙盲對照試驗,該研究顯示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達28%,整體死亡率則降低41%,因此強烈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施打流感疫苗預防感染造成的併發症。
接種禁忌與注意事項
在接種疫苗時,應避免對疫苗成分過敏或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個體。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出生未滿 6 個月,因無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臨床資料故不予接種,但政府提供其父母公費施打流感疫苗增加群體保護力。
先前接種本疫苗六週內曾發生 Guillain-Barré 症候群(GBS)者,宜請醫師評估。
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可在門/住診由熟悉處理過敏症狀之醫事人員提供接種,並於接種後觀察 30 分鐘,無不適症狀再離開。
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不予接種。
接種疫苗後,患者可能會出現局部反應,如接種部位的紅腫、疼痛,偶爾會出現注射部位的硬塊(可能持續數週,無需治療);亦可能有全身性反應,如輕微發燒、嗜睡或疲倦、四肢痠痛。這些反應通常只會持續1至2天,但若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建議應儘速就醫。
總結
流行性感冒病毒容易變異,因此每年的疫苗接種對於高風險族群非常重要,能夠減少全身性的嚴重發炎,進而減少嚴重併發症的產生。因此建議具有接種公費疫苗身分的民眾前往施打,而一般身分的民眾在流行期也可以自費施打。
有相關問題歡迎至家庭醫學科門診詢問。
參考資料
1. 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 英國國民保健系統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
家庭醫學科醫師 羅昱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