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保肝愛肝 2024 Dec

家庭醫師

預防醫學~ 深層靜脈栓塞預防之道

王先生,63歲,男性,平時健康狀況良好,有高血壓病史,並服用降壓藥物控制。王先生因為職業關係,時常搭飛機至各國出差,又或是在國內搭乘長途高鐵與計程車。他聽說另一位部門主管因為長途旅程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引發左小腿腫脹、疼痛,最後診斷出深層靜脈栓塞。因此對該病有所擔憂,而前往醫院尋求預防建議。在與醫師討論過後,醫師解釋了深層靜脈栓塞的風險,特別是因為職業與習慣,罹患該病的機率增加,會承擔更多相關風險,如肺栓塞等。

深層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種發生在深層靜脈內的血栓形成,通常發生在腿部或骨盆。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靜脈血流受阻,並可能引發一些嚴重的併發症,如肺栓塞(當血栓脫落並移動到肺部時)。

臨床表現與併發症
深層靜脈栓塞的典型臨床表現包括單側性、腿部或腳踝的腫脹疼痛或壓痛,這種疼痛通常會隨著活動而加重,並可能在膝蓋後方或小腿的深處感到不適。除此之外,小腿皮膚會發紅或變暖。皮膚的顏色可能會比周圍區域更紅或更暗,並且可能有發熱的感覺。在一些病例中,受影響的腿部靜脈可能變得更加明顯,或在皮膚表面可以見到膨脹的靜脈。也會因血流受阻,導致有刺痛、麻木、甚至行走不便的狀況。

危險因子
1.靜脈血流減緩:如長時間靜坐或臥床,旅行時不易活動。
2.血液凝固性增強:某些疾病、遺傳因素或使用避孕藥等荷爾蒙療法會影響血液的凝固能力。
3.血管損傷:如手術、外傷或靜脈插管等情況會損傷靜脈壁。

如何預防
為了預防深層靜脈栓塞,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經常活動,避免長時間靜坐。
● 飲水保持水分,減少脫水風險。
● 在長途旅行中,定期站起來走動或伸展腿部。
了解深層靜脈栓塞的風險因素和症狀非常重要,及時就醫可以降低併發症的風險。如果有相關症狀或風險因素,建議尋求醫療建議。

如何診斷與治療
診斷:
體檢:檢查腿部的腫脹和紅腫疼痛範圍。
超聲波檢查:使用下肢靜脈壓迫超音波影像檢查靜脈中的血栓。
血液檢查:檢測D-二聚體,這是一種在血栓形成時釋放的物質。
治療:
抗凝血劑:如Warfarin或新型口服抗凝血劑(NOACs),幫助防止血栓擴大。
壓迫襪:使用壓縮襪以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腫脹。
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介入治療:例如,使用導管取出血栓。

總結
深層靜脈栓塞(DVT)主要症狀包括:
1. 腿部腫脹:通常只影響一側的腿部,特別是小腿或大腿。
2. 疼痛或壓痛:在受影響腿部,特別是在膝蓋後方或小腿深處。
3. 皮膚變化:腫脹部位可能變紅或變暖。
4. 靜脈可見性增加:受影響靜脈可能變得更加明顯。
其他症狀包括感覺異常和行走時的不適。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尤其是有深層靜脈栓塞風險因素(如長時間靜坐或臥床,旅行時不易活動。又或是剛經歷手術)的人,應及早就醫,以避免深層靜脈栓塞及其併發症如肺栓塞。

家庭醫學科醫師 楊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