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保肝愛肝 2024 Dec

心靈點滴

搖動冰冷的心

世界教導人的法則
電影《老狐狸》,有一段小孩(白潤音)與老人(陳慕義)對戲台詞,老人說:「我們要利用不平等創造不平等,有人說不平等不好,頭殼壞掉(台語),不平等是地圖,清清楚楚幫我們指出贏的方向。跟強的人一起就往上爬,你要跟弱的人混,就會往下掉,懂嗎?」,老人告訴小孩強者可以自己締造公平的法則,希望小孩活著不要妥協當一個弱者。老人還教授了他三個成為世界強者的方法,老人說:「很簡單,三個方法,第一,喝冰開水;第二,閉上眼睛;第三,告訴自己,干我屁事!」,老人告訴小孩“斷絕同情”是世上自我防衛最佳武器,遇到事情時「阻隔」自己的感覺、視而不見,這樣心情才不會被影響,將自己置身於外堅定告訴自己「不關我的事!」。的確!世界會教導我們許多生存法則,因人經歷許多扭曲的傷害,導致人與人之間愈來愈「冷漠」。

耶穌教導人的法則
耶穌為自己的「使命」禱告--「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章4節),耶穌當時傳道正處於政治動盪、意見對立,是心靈貧瘠的時空,「價值觀」衝刺著基督信仰。耶穌大可表態「干我屁事!」,但祂卻選擇「道成肉身」活出無條件的愛,跨越了族群、膚色、語言、層級等,「 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裏禱告。西門和同伴追了他去,遇見了就對他說:「眾人都找你。」耶穌對他們說:我們可以往別處去,到鄰近的鄉村,我也好在那裏傳道,因為我是為這事出來的。」(馬可福音1章35-38節),天未亮時祂去曠野為自己的「使命」禱告。
耶穌為自己的「名聲」禱告--耶穌充滿了傳福音的大能,祂帶著對世人的愛完成使命,「但耶穌的名聲越發傳揚出去。有極多的人聚集來聽道,也指望醫治他們的病。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路加福音五章15-16節)。許多人得著醫治,聽見耶穌行醫治的神蹟,祂的名聲廣傳千里!但耶穌知道不能在名聲中迷失自我,因為名聲、掌聲、權威有朝一日都會消失,祂卻反其道而行用「謙卑」抵擋「驕傲」,祂愈是成功、處高位,名聲傳出人們要擁戴時,祂卻謙卑從人群中退去,獨自去曠野尋求上帝的心意,向上帝禱告和感謝。

耶穌為自己的「選擇」禱告--美國南北?人解放有人問林肯總統:「你們北軍禱告時,求上帝站在你們這一邊;但是南軍禱告時,也求上帝站在他們那一邊。請問,上帝到底要站哪一邊啊?」結果林肯回答:「我不是禱告求上帝站在我這一邊,我是求上帝使我能站在祂那一邊。雖耶穌是神人的身份也要做「選擇」,聖經記載:「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上帝;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路加福音6章12-13節),「挑選使徒」對祂而言是傳道生涯首要之事,祂不僅去曠野、上山整夜迫切禱告,懇求上帝預備人選。

搖動冰冷的心
「干我屁事!」是生活中最省事的選擇,但耶穌常去曠野、上山禱告,用避靜(退修會)的心來面對生活各樣難題。彰基每年舉辦全院退修會,讓員工有一個更新的機會,醫院編列180萬預算讓同工公假參與「退修會」,醫院不只看重工作,更關懷每個員工的全人,此「退修會」非“退休會”,而是希望員工可以從自己的工作環境中,撤退進入一個避難所,探討自我的俗世混淆價值,專注在自己身、心、靈,恢復與「神、人、自己、環境」有合宜的關係(彰基精神)。

電器有一個「重置」鍵,若遇不正常,按下就可「重新啟動、重置、復原」,「退修會」思想彰基創辦人蘭大衛、連瑪玉(切膚之愛),無條件的愛跨越了膚色、語言、文化、信仰的藩籬;蘭大弼醫師期盼彰基人學習耶穌基督「謙卑」的樣式,為門徒蹲下來洗腳故事。因此,彰基退修會有一個重要的儀式,就是主管要為員工進行洗腳禮。小蘭醫師期許彰基人「敬畏上帝,謙卑服務、賙濟窮人、廣傳福音、謙卑文化」。世界會影響我們的價值,「退修會」活動可再次更新、搖動我們冰冷的心,檢視我們的服務態度,洞悉自己內心狀況和生活品質,校正我們是否在凡事上有打中神的心意,有無正中「靶心」或遠離了「良善」,檢視自我有無活出「榮耀上帝」的生命。「…只要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你的神同行。」(彌迦書6章8節b)

彰基院牧部代理主任 肯當·迪洛安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