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國人的十大死因以癌症居首,而最近幾年的十大癌症死因,肺癌一直居高不下,雖然,自前年開始政府推出肺癌的篩選計劃,但目前因症狀來門診求診的肺癌患者,仍以無法手術治療的居多。而肺癌的治療,在無法接受手術治療的情形之下,目前大家耳熟能詳,應該以標靶治療主,其次,就是免疫治療或化療治療。而最近幾年來,對於基因檢測無法呈現陽性反應或無法呈現陽性反應的免疫檢測,可以使用免疫+化學治療來做肺癌治療的另一選擇,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在這些無法接受手術根除的肺癌末期患者,於治療前,我們幾乎皆會安排做基因檢測以及免疫檢測,而根據這些檢測的結果,再安排不同治療的方式,例如基因檢測陽性的患者會依據不同的基因結果,會給予不同的標靶藥物,但是,大概會有30-40%的患者,這些檢測皆會呈現陰性反應,針對這類的患者,目前並無比較有效的治療藥物,同時,患者的預後也相對比較不好。而我們這個患者,就是這些檢測皆為陰性且預後相對不好的類型,而就我們所知,肺癌併發肥厚性肺骨關節病變的病人並不常見,而這類病人引發的關節疼痛,其肺癌的進展若無法得到控制,只能以止痛藥甚至嗎啡類的止痛藥物才有辦法稍微緩解其疼痛,且隨著病情的進展,其疼痛緩解的情形會愈來愈差。以下來分享一位肺腺癌合併肥厚性肺骨關節病變引發之關節疼痛的成功治療經驗。
一位40幾歲女性,因咳嗽、有血痰合併胸悶來看診,其胸部X光呈現左側上部一顆8.7公分的腫瘤,經檢查後診斷為肺癌合併肥厚性肺骨關節病變,已出現杵狀指,且於診斷過程中患者慢慢出現膝踝關節疼痛,經和患者討論各種治療優缺點及治療的副作用後,患者決定接受免疫+化學治療(含柏衣藥物),大約於治療後的第三個療程,患者的關節疼痛就不再復發,迄今已2年多患者也不再有關節疼痛問題,且杵狀指也已改善,目前患者仍在治療中且患者生活起居正常無任何呼吸道的症狀。
承如上面所述,當我們面對一個一般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又無法使用標靶藥物時,我們該如何幫患者尋找出一個效果更好且能有更好生活品質的治療方式,是我們當一位醫師很重要的課題,所以,我們就會和患者以及家屬討論一個比較可行的方式,以這個患者為例,她能有的選擇不多,所以,在經濟及病情控制的考量下,病人選擇病情控制,這二年多以來,每當患者回想起當初的決定,患者非常欣喜當初的決定,同時,也非常感謝當初我給予她們的建議。所以,對於這些基因以及免疫檢測皆為陰性且無法手術根除的肺癌末期患者,在經濟環境許可的情形下,免疫+化學治療(含鉑衣藥物)應是我們治療這類患者的另一選項。
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林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