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台語歌是這麼唱的:『細漢爸爸親像山,看伊攏舉頭看,大風大雨攏不驚,永遠高高站直那。大漢爸爸親像山,總是惦惦不出聲,想欲親近不敢偎,不知伊的心內在想啥。』這是描述年輕時的爸爸是家中的支柱及像山一樣的高及穩重,是家人的靠山及避風港,第二段是在描述年長的爸爸穩重沉默不出聲,帶些威嚴讓人想親近又不敢靠近,其內心的想法感受有誰能了解!爸爸是家中的重要支柱,營養當然要關心,愛爸爸給他營養品吃就『對』或『夠』了嗎?不!還要營造健康及飲食保養喔!
根據衛福部110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指出(統計2017~2020年),男性或爸爸們三大飲食健康相關問題,您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一、體重過重及肥胖問題
該統計指出25~34歲的男性體重過重及肥胖率為50.5%,35~44歲的男性體重過重及肥胖率為70.8%,45~54歲的男性體重過重及肥胖率為60.4%,55~64歲的男性體重過重及肥胖率為59.9%,65歲以上的男性體重過重及肥胖率為56.1%。以上說明有一半以上的男性是胖胖一族。是不是過重可用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 BMI (體重公斤/身高公尺;kg/㎡ )來判別,合適的健康體位:18.5≦BMI<24;過重指24≦BMI<27;肥胖指BMI≧27,或是男性腰圍≧90公分。
二、身體活動率不足
30~39歲的男性身體活動不足率為35.5%,40~49歲的男性身體活動不足率為38.9%,50~64歲的男性身體活動不足率為42.4%,65歲以上的男性身體活動不足率為56.5%。也就是說年齡越大活動量越低。
三、蔬菜攝取不足3份、水果不足2份
『食魚食肉,也著菜佮』該統計也指出31~44歲男性有90%蔬菜攝取不足,而水果則有96.6%的人不足;45~64歲及65歲以上男性蔬菜攝取不足率分別為63.9%及61.6%;而水果則分別有92%及78.9%攝取不足。
話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當然身體的健康也不是一天就能上升(改善)或下降(變差)的,端看我們平時如何去營造健康,建立好的飲食習慣及飲食保養,要如何做呢?讓我來告訴您!
1.三少一多、避免肥胖
少糖:少吃含糖食物,如添加果糖、蔗糖、冰糖、楓糖、蜂蜜等製成的蛋糕、餅乾、點心、飲料等,儘量選低糖或無糖,若能再淺嚐或分食則更棒。
少油:少油炸、油煎、油酥、油爆等烹調方式,改用蒸、煮、滷、烤、涼拌等低油方式。吃雞、鴨、魚、牛、羊、豬肉時儘量去除肥肉及外皮再吃。加工肉品如香腸、熱狗、培根等高油脂肉品也不宜攝取太多。
少鹽:減少醬料使用如醬油、番茄醬、味噌、沙茶、甜麵醬、甜辣醬…等隱藏性含鹽(鈉)調味料。使用時可減量使用或稀釋沾用。
多纖維:多選擇全穀雜糧如:糙米、燕麥、地瓜、馬鈴薯、南瓜、芋頭、玉米、紅豆、綠豆、薏仁取代部份白米飯,或加入飯或粥中同煮增加膳食纖維及維生素攝取。
2.多運動
少吃可以減少熱量攝取,多動則可以增加熱量消耗、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身體肌肉及核心肌群,可以幫助體重控制。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如慢跑、快走、打球、有氧舞蹈、游泳、太極拳…等或選擇容易每天執行的運動項目如:日行萬步也可以。年長或肌力不佳者建議可從分次、分段、漸進式增加。
3.勤測體重及血壓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健康調查發現年長者65歲以上容易有三高的盛行率,其中高血壓有63.5%,其次是高血脂(37.9%),而高血糖(糖尿病)的盛行率則為27.8%。這三高的發生率和飲食及體重都有相關性,而測量體重及血壓是在家最容易監測評估的,所以父親節送體重計或血壓計給爸爸是很不錯的健康禮物。
4.心靈健康~陪爸爸談天說地
工商社會大家工作都很忙,沒時間陪長輩吃飯、聊天是現今社會的常見問題,沒和子女同住的也不少,以至於越來越疏離、越孤獨及隔閡甚至憂傷,聖經箴言 17:22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建議放下腳步,三不五時陪爸媽說說話、牽牽手、擁抱一下,每次都將有不同的心靈感受喔!
如何飲食保養,提供「我的餐盤」健康吃~六口訣給大家參考!
•每天早晚一杯奶
•每餐水果拳頭大
•菜比水果多一點
•飯跟蔬菜一樣多
•豆魚蛋肉一掌心
•堅果種子一茶匙
爸爸親像山,讓我們多關心他的飲食,建立好的飲食習慣,平時好好飲食保養,一起營造健康,遠離肥胖擺脫三高,希望他健康如山,永遠像山一樣蒼翠欲滴、綠意盎然、穩如泰山。祝福全天下的爸爸們父親節快樂!
參考資料:
1.中華民國110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中華民國112年10月出版
2.臨床營養工作手冊
3.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
體系營養暨膳食部總院營養師 柯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