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健康爸氣 2024 Aug

健康新焦點

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動物大遷徙!

小林,是我為交通部導遊領隊課程授課時認識的一位業餘導遊,新冠疫情期間苦無出國機會,疫後解封馬上前來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她熱愛大自然和攝影,渴望親眼目睹非洲大草原上壯觀的動物遷徙景象,所以就選了肯亞作為報復性旅遊的第一站。

肯亞大部分為高原山地,許多區域海拔2000公尺以上,因她行程會至高海拔地區,之前沒有爬高山的經驗,故建議使用高山症預防藥物Acetazolamide,此為一種利尿劑,可預防急性高山症並且加速身體適應高地環境。一日兩次的服用方式,從出發至高地前一日開始服用,抵達高地或最高點後繼續服用2日再停藥。若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以及蠶豆症者不適合使用,宜提早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是否有其他適宜的高山症預防用藥。

因肯亞是世界衛生組織所列之黃熱病疫區,建議年齡滿9個月以上者接種疫苗。另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規範,來自高風險國家年齡滿1歲以上的旅客,必須出示黃熱病疫苗預防接種證明書。因台灣非黃熱病高風險國家,所以出入境不需出示證明,但如果若預計經由其他疫區國家入境當地,則務必施打疫苗且取得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

全境海拔2500公尺以下地區均有瘧疾感染風險,包含首都奈洛比。因此除了加強防蚊措施之外,建議預防性投藥。不過要特別注意此地區瘧原蟲對氯奎寧(chloroquine)有抗藥性。此外當地蟲媒傳染病較多,登革熱、屈公病、利什曼原蟲疫情常發生,入境後避開有積水蚊蟲可能滋生之地區,戶外活動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包鞋及長襪,於清晨及傍晚避免戶外活動。選擇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劑,在裸露部位使用防蚊劑,避免沾到眼、鼻等黏膜部位,並依照包裝說明按時補擦。同時使用防曬油、防蚊劑的話,應先擦防曬,間隔15分鐘再使用防蚊劑。選擇有空調、紗窗的旅館,或懸掛蚊帳(確認無破洞),必要時噴灑環境用殺蟲或防蚊劑。

關於糞口傳染病,為避免經由食物感染肝炎、霍亂、傷寒等傳染病,建議飲用煮沸水或瓶裝水,水果建議自行清洗、去皮,避免食用已去皮切片的水果、食用冰塊及未煮熟之食物。A型肝炎一劑疫苗效果可達95%以上,建議旅客要接種疫苗。尤其是臺灣近年A型肝炎的發生率已大幅下降,30歲以下民眾大部分沒有抗體,加上個案為背包客風險較高,故應特別留意。

針對飛沫傳染病,麻疹的傳播力強,且幾乎世界各地均頻傳疫情。建議1981年(含)以後出生之成人尤其頻繁出國者,自費施打MMR疫苗。另外,非洲盛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該國西北地區位於高風險區(meningitis belt of sub-Saharan Africa)中,在乾季期間(每年11月至隔年6月)感染風險更高,因個案行程涵蓋西北區,比如希比羅依國家公園、圖爾卡納湖等,建議出發前提早至少10天接種疫苗,疫苗保護力約5年。

即便具備導遊領隊專業知識,在旅途中,小林開始感到身體不適,出現了嚴重的腹瀉和頭暈的症狀。好在事前,我告知了旅行者腹瀉風險,也準備了相應的藥物治療。適當的休息後,小林的身體狀況很快好轉,她終於得以重新投入到她熱愛的攝影當中,回國後分享捕捉到的令人驚嘆的動物遷徙場景。

這個案例故事提醒了我們,無論是前往非洲還是其他地方,歡迎旅行前至彰化基督教醫院旅遊醫學中心諮詢,旅行前做好足夠的準備,包括了解當地的飲食衛生狀況。願您的旅程平安且順利!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CDC Yellow book 2024
https://www.iamat.org
https://www.who.int/ith/diseases/en/
http://www.fitfortravel.nhs.uk/

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李坤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