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健康爸氣 2024 Aug

健康新焦點

我要骨氣,不要骨鬆

李女士是65歲退休公務員。近年發現身高越來越「縮水」,與少女時相差達到5公分,過年親戚團聚時,晚輩也感覺她背越來越駝。原先都想說是自己以前長期坐辦公室姿勢不良再加上自然老化,沒想到某天要起身突然背痛站不直,甚至無法久坐。到門診檢查影像,發現嚴重骨質疏鬆合併胸椎第十二及腰椎第一節壓迫性骨折…

【骨質流失的後果】
跌倒!是老人一大殺手
長者骨折包含3大類型:手腕骨折、大腿股骨骨折,及脊椎壓迫性骨折。隨著年紀增長,甚至不用跌倒,就會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症狀可能只以駝背、或「老倒縮」呈現。
如果跌倒,發生「大腿(髖關節)」骨折,每10個就有1個人在一年內死亡,有三分之一未來終身臥床。能回復到自己獨立行走的人,只有一半,非常恐怖。

【骨質流失與疏鬆】
骨質流失
聽起來一跌倒就非常嚴重,但年輕時跌倒也不會手腕一撐就斷了;屁股一坐就碎了。到底是什麼差異這麼大?就是「骨質」!在30歲左右,擁有骨質的高峰,緻密的骨頭就像新的海綿。隨著年紀,骨質迅速流失。尤其女生過了更年期之後,因為賀爾蒙缺乏,骨頭產生許多空洞,也難怪稍微碰撞就斷裂了。
骨質疏鬆
有哪些現象是骨質疏鬆的徵兆呢?一.身高下降超過3公分。二.靠牆時,後腦的枕骨距離牆很遠。三.肋骨下緣距離骨盆上方距離縮小。另外,女性停經或男性大於60歲、父母或自己曾經跌倒骨折、有肝腎疾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等,都建議進行骨質檢查。

【骨質檢查】
骨質檢查有分為篩檢性的(例如四肢超音波),以及確診性的(例如X光測量儀)。如果有前述骨質疏鬆症狀、風險,或篩檢超音波呈現骨質缺乏、疏鬆,都建議至醫院進行國際標準,也是最準確的DEXA(雙能量X光測量儀)確認腰椎及髖關節的骨質。

【骨本保養】
到底要如何保護骨質呢?
運動:
運動有許多類型,包含肌力、有氧、伸展運動等。許多人隨著年紀增長,就覺得自己不需要做肌力運動(舉重物)。但每種運動都非常重要,骨質也是需要承受負重,才能生長。有氧運動則可以增強體力,伸展運動可增加柔軟度與敏捷度,減少發生跌倒。所以就算體力下降,仍要視自己能力所及,各種運動交替搭配練習。
陽光:
增加體內維他命D,可幫助鈣質吸收。在陽光最猛烈的時段之外,於臉部防曬露出其他肢體的服裝下,建議一天照射20分鐘陽光。若是在陽光猛烈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2點),也不建議曝曬過久以免曬傷,一天10分鐘即可。
飲食補充維他命D:
深海魚類、深綠色蔬菜、乳酪、蛋黃等食物含有較多維他命D,可多攝取。
營養品補充維他命D:
坊間有許多維他命D營養品,單位劑量由400單位到數千單位都有。有單方也有與其他鈣、鎂、維他命B群等營養成分混合的副方產品。若時常攝取前項列出富含維他命D的食物,一天攝取600~800單位維他命D營養品即可。不過也可以在開始補充前先至醫療院所抽血檢查體內維他命D缺乏程度來決定補充劑量喔。
鈣質補充:
鈣質為骨頭生成重要原料。堅果種子、奶類、豆類及魚類等含有較多鈣質。若使用坊間鈣片或其他含鈣片的營養品,隨餐吃會有較好的吸收,一天約攝取1000~1200毫克,勿超過2000毫克喔。
戒菸、酒:
菸及酒會造成骨質快速流失,不宜過度使用。

有骨質疏鬆後骨折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都很高,骨質流失也是每個人隨著年齡增長會發生,但卻在跌倒骨折前不會有明顯症狀,而成為潛藏的殺手。建議民眾要保持警覺,生活中規律運動、日曬並補充維他命D、鈣質。有任何疑慮請及早至醫院諮詢醫師及進行骨質檢查以利早期治療!

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林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