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健康一夏 2024 Jul

家庭醫師

「鈣」是英雄、不可不「腎」~骨質疏鬆患者補充鈣片與腎結石之風險

林奶奶是一位80歲的骨質疏鬆患者,長期於家醫科門診追蹤治療,日常生活也有在補充鈣片,然而近期常常會腰痛,檢查後發現腎結石,懷疑腎結石的產生是否與鈣片補充有相關聯,甚至這幾天都不敢補充鈣片了。於是家屬趕緊帶林奶奶回到家醫科門診,希望取得醫療人員的專業建議。

一骨質疏鬆病患者治療上的挑戰:鈣片的角色與風險
骨質疏鬆病(Osteoporosis)是一種常見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徵是骨密度下降,骨骼結構變脆弱,易於骨折。鈣是維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素之一,因此,許多骨質疏鬆患者會被建議服用鈣片作為治療的一部分。然而,使用鈣片後是否會增加患者腎結石的可能性,是許多病人心中的疑問,甚至導致某些骨質疏鬆病人因此不敢服用鈣片。

二腎結石:了解流行病學及危險因子
1.流行病學
根據「美國國家健康營養調查」指出,在70歲的時候,約有2成的男性及1成的女性曾經被診斷出腎結石,隨著年齡的增長,腎結石的盛行率也隨之增加。

2.危險因子
腎結石是一種在泌尿系統(包含了腎臟、輸尿管、膀胱與尿道)形成的固體結晶,它可能由體內過多的某些物質導致,例如鈣質、草酸等。依據不同層面來做探討,常見的危險因子如下:
(1)飲食:低鈣、較少的水分攝取。
(2)結構:海綿腎、馬蹄腎。
(3)尿液:高草酸、高鈣、較少的尿量。

三腎結石形成的機制與鈣片使用的注意事項
由上述可得知,泌尿道結石的最大關鍵,其實不是飲食中的鈣質,而是尿液中草酸,低鈣飲食反而會降低腸胃道中草酸鈣的結合,而讓過多的草酸藉由尿液排出,進而與尿中的鈣產生腎結石。然而,若過量的鈣質攝取也可能會導致鈣質在尿液中過度濃縮,形成結晶,進而形成腎結石。

四如何安全地使用鈣片
某些鈣片可能含有其他成分,如氧化劑或礦物質,這些成分也可能增加腎結石的風險。骨質疏鬆患者在使用鈣片時應該謹慎選擇產品,並遵從醫師的建議。

五避免腎結石的方法
骨質疏鬆患者可以考慮以下建議來降低腎結石風險:
1.選擇適當的鈣片:選擇不含額外礦物質或氧化劑的鈣片,並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
2.控制攝取量:避免過度攝取鈣片,按照醫師的建議進行劑量調整。
3.增加水分攝取:足夠的水分可以稀釋尿液中的鈣質,降低結晶形成的風險。
4.避免攝取過多高草酸食物:楊桃、菠菜、無花果…等等。
5.定期監測:骨質疏鬆患者應定期接受醫師的檢查,視情況監測尿液中鈣質濃度,及時發現和處理任何潛在問題。

六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骨質疏鬆患者的飲食與生活建議
除了合理使用鈣片外,骨質疏鬆患者還應該注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1.均衡飲食:攝取豐富的鈣質食物,如奶類、豆類、葉菜等,同時確保足夠的維生素D攝取,有助於鈣質吸收。
2.適度運動:適度的鍛煉有助於增加骨密度,減少骨質流失的風險。
3.戒菸限酒:避免吸菸和限制酒精攝入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

最後提醒大家,骨質疏鬆患者應適量補充鈣片,並遵從醫師的建議。同時,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預防腎結石的重要關鍵!

參考資料:
1.家庭醫師臨床手冊
2.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3.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4.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家庭醫學科醫師 周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