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要粽不重 2024 Jun

家庭醫師

間歇性斷食與糖尿病風險:探索連結與挑戰

老陳是一位15年的糖尿病患者並且併有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合併症,長期在門診追蹤使用降血糖藥物控制血糖,平時也會搭配一些簡單的慢跑及飲食熱量的控制。最近回診追蹤時他突然提到: 醫師,我最近有聽說168斷食法可以有效控制體重,對於糖尿病血糖控制也有很大幫助,請問我適合這樣的飲食模式嗎?

在減重與健康觀念日益盛行下,間歇性斷食成為了一個常受討論的話題。許多人將其視為一種有效的重塑體型和改善健康的方式。然而,隨著這種飲食模式的流行,人們也開始關注其可能的健康危害,如對糖尿病風險的影響等。本文將探討間歇性斷食與糖尿病之間的關係,以及其可能對健康的影響。

1.什麼是間歇性斷食?
間歇性斷食是一種在一定時間範圍內進行限制性飲食,然後在其他時間內自由進食的飲食模式。藉由調整「進食」與「禁食」時間,來達到降低熱量攝取,人體在禁食期間由於體內肝醣的不足,身體就會分泌「升糖素」,將脂肪分解來提供身體運作的能量,幫助減重、減脂。透過定期斷食,可以促進脂肪代謝,減少體內脂肪的積累。目前常見的間歇性斷食法分成許多種類並且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和生活方式進行調整。

2.間歇斷食法分成哪些種類?
 時間限制斷食法: 如168斷食,在一日中斷食16小時,並在餘下8小時中進食
 隔日斷食:在斷食當日攝取僅一餐午餐並且熱量為平常熱量攝取的約25%或僅500大卡,隔日再正常吃。
 整日斷食法: 常見的有5:2輕斷食,每周1-2天完全斷食或只吃500-600大卡或原本熱量的25%。輕斷食期間仍可進食,女生約為500大卡/天,而男生約為600大卡/天,並且在進食日須維持原本的進食量。
 一週一日斷食:一週中一日僅攝取水份
 定期性斷食法:每次斷食2~3天,一年可執行數次。

3.間歇性斷食的優點有哪些?
許多支持間歇性斷食者認為,間歇性斷食有助改善身體的代謝、減少體重、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改善血糖及膽固醇數值等。相較於每天的熱量限制飲食(限制每天攝取的總熱量以達到減少體重或維持健康體重的飲食法),間歇性斷食在一般民眾中接受度較高,也較容易遵循。一些研究顯示,間歇性斷食可能對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和血糖控制有益。此外,這種飲食模式也被發現可以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因為斷食期間的低血糖狀態可能刺激身體更有效地利用血糖,有助於預防或預防糖尿病。

4.間歇性斷食的缺點有哪些?
雖說間歇性斷食可能有上述好處,但對於已經患有糖尿病或患有其他代謝性疾病的人來說,間歇性斷食可能會導致血糖不穩定,進而加重病情。例如在斷食期間可能會發生低血糖,這對於已經存在血糖控制問題的人來說可能是危險的。此外,長期持續的斷食可能會導致營養包括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的不足,進而影響身體的健康狀態。因此,對於患有糖尿病或具有糖尿病風險的人來說,間歇性斷食的執行需要更為謹慎。在採用間歇性斷食前,應與專業醫師討論,並確保能夠合理地控制血糖及維持營養。

5.間歇性斷食注意事項?
 諮詢專業醫師及營養師的建議
 斷食期間仍須保持營養的均衡及水分的攝取
 避免於斷食結束後大量進食
 避免對飲時產生過度壓力或焦慮
 選擇最合適的斷食法

6.現有研究證據有哪些?
目前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2024年在一個超過兩萬人的最新試驗中顯示,長期使用168斷食法的個案中,後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91%,不過目前相關機轉還需要更多研究進一步釐清。先前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也有研究顯示採取限時飲食法對於人體減重程度並未有改善,並且在內臟脂肪及血糖數值變化皆與一般人相似。不過在The Lancet雜誌2024年的研究則顯示間歇性斷食對於膽固醇、收縮壓以及空腹血糖都能有顯著的下降,因此目前研究對於間歇性斷食在人體健康的影響仍未有定論。

7.總結
總體而言,間歇性斷食對於一些人可能是一種有益的飲食模式,可以幫助改善代謝和降低慢性疾病風險。然而,對於患有糖尿病或具有糖尿病風險的人來說,這種飲食模式可能存在一些挑戰和風險,臨床上需要謹慎處理,目前在臨床上的證據仍然無法判別是否利大於弊。

因此目前仍不建議針對一般民眾或糖尿病患使用間歇性斷食控制體重。建議大家在採用任何新的飲食模式之前以及做飲食控制之前,最重要的是與臨床醫師及營養師討論諮詢,以確保得到最佳的結果。

參考資料:
1.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4.The Lancet

家庭醫學科醫師 鄭敦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