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發生率逐年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已成為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特別是在台灣女性中,罹患肺癌的人數年年攀升,以肺腺癌為主要類型,而多數患者卻是不抽菸者。這趨勢可能與國人健康觀念提升及胸部電腦斷層檢查普及化有關,越來越多早期肺結節被診斷出來。
然而,儘管大部分的肺結節是良性病灶,仍有少數病人呈現早期肺癌的表現。由於早期肺癌常常沒有明顯症狀,多數透過胸部電腦斷層檢查能有效發現。
過去對於小於3公分、位置較深處的肺結節,需進行大範圍切除肺部組織,導致肺功能損失。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發展了電腦斷層下定位和支氣管鏡下定位肺結節的方法。2018年,彰基醫學中心啟用高端複合式手術室,擁有多軸式的機械手臂、精準的導航系統、192切滑軌式電腦斷層掃描儀器、智能化的操作介面及量身訂做不同的掃描參數。經掃描後,將病灶以高解析度3D影像呈現在螢幕上,術中即時造影呈現病灶位置,精準評估手術預期結果。這項技術有助於縮短定位和手術時間,避免多次麻醉和轉運移位過程中的風險。
外科微創手術發展迅速,從15-25公分的開胸手術,進展到胸腔鏡手術,再到現在的單孔胸腔鏡手術。結合影像輔助系統,從2D平面影像進步到3D影像系統,提供更真實的立體視覺,有良好的空間感和層次感,能精準切除病灶,減少組織傷害,大大縮短手術和住院時間。
除了胸腔鏡手術外,另一種是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手術。彰基醫學中心擁有達文西第四代Xi機器手臂,搭配3D立體高解析度影像,進行穩定精密的手術操作。這提高了手部的運用,清晰地看見組織細部結構,提高靈活度、精準度和細緻度,同時避免神經和血管損傷,降低手術後聲帶麻痺的發生率。
複合式手術室的應用,影像導引手術的進步,單孔3D胸腔鏡手術,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手術,越來越多先進的醫療技術,可以減少手術的併發症和增加手術的準確性,也可以降低病患對手術的焦慮不安心情。定期的肺癌篩檢,早期發現肺癌,更可以降低肺癌導致的死亡率。
外科部長 王秉彥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