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關愛媽媽 2024 May

健康新焦點

ROSA機器手臂輔助關節置換術~迎來全新「膝」人生

精準+智慧醫療-極大提高手術後成效
近年來,關節外科領域發展迅速,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每年都有新進步,治療效果明顯提升。對於受退化性膝關節困擾的患者,他們或許已聽說過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而大多數的手術都依賴傳統方式:使用儀器協助醫生定位和測量需移除的骨頭。然而,「ROSA機器手臂輔助膝關節置換術」則採用跨國合作的3D術前規劃,結合術中光學式定位以及瑞士的精密機械手臂輔助,幫助醫師即時準確計算並移除受損的關節表面。

在手術前,僅需2張X光就能完整重建患者的3D骨骼模型,精心規劃手術路徑並調整植入物的尺寸和擺放位置。新型機械手臂無需CT掃描,患者輻射吸收量大大降低,從而減少對輻射的擔憂。

此外,透過機械手臂和電腦計算,手術誤差已縮小至0.5-1毫米內,使醫師能針對每位患者進行微調,提供類似「量身訂製」的服務。

全膝人工關節置換: 傳統手術方式、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比一比
在傳統的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中,對全膝人工關節尺寸和位置的判斷需要醫生具備豐富的經驗。此外,手術器械必須進入大腿骨的骨髓腔進行測量角度,然後再植入全膝人工關節;如果全膝人工關節尺寸不合適,醫生就必須手動進行微調。

然而,採用「ROSA機器手臂輔助膝關節置換術」可以避免大腿骨髓腔的侵入傷害並減少軟組織的損傷,精準的骨切割同時保留了更多的骨質,加速了患者的康復,降低了手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

「精準」帶來的優勢讓醫生在實際手術前,選擇全膝人工關節的尺寸和位置時,能夠模擬不同選擇下膝關節的鬆緊度,從而做出最佳選擇。

表一:傳統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 vs. 使用機械手臂輔助進行手術

手術方式 傳統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 機械手臂輔助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
手術時間 實際動刀時間較長。 評估時間較長,實際動刀時間較短。
住院時間 4-5天  3-4天
傷口大小 10-15公分 8-10公分
軟組織破壞  較多 較少
適用族群 .膝關節嚴重損壞
.體重過重
.膝關節嚴重損壞
.體重過重
高齡患者
.肌肉量不足的患者
.骨質疏鬆症患者
.大腿有植入物
補助花費 可選擇健保給付的全膝人工關節材質,全額健保給付。 過去全自費需要40-50萬元。現在可以選擇健保給付的全膝人工關節材質,配合機械手臂輔助,機械手臂的技術費約10-15萬元。

醫師,什麼樣的人很適合使用「ROSA機器手臂輔助膝關節置換術」?
對於年齡較大或肌肉量不足的患者,更需要穩定性足夠、鬆緊度良好的膝關節,讓患者在術後比較不需要靠肌肉自行調節、適應全膝人工關節因此建議考慮採用機械手臂輔助手術。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應把握「這時機」治療評估,避免錯失健康的關鍵!

「寸步難行」會導致身體機能每況愈下,健康狀態也會很快地走下波。因此會建議,若老人家的身體狀況都還滿健康的,只是因為膝關節退化而不能行走,這時候就可以考慮動在「體能狀況佳」時選擇手術更換人工膝關節,讓「膝」望再現!

骨科部主治醫師 沈泰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