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銀髮樂活 2024 Apr

健康新焦點

腸腸不舒服-腸躁症,低腹敏飲食(Low FODMAP diet)

腸躁症的原因很多,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腸道症狀,容易影響生活品質。其病因可能是多重原因所造成,包括情緒、腸胃運動性問題、賀爾蒙(如:女性生理期)、細菌性腸胃炎、過度敏感、飲食...等。

腸躁症分為IBS-C(constipation便秘)、IBSD(Diarrhea腹瀉型)、IBS-M(Mix混和型)、IBS-未知,症狀包括:慢性便秘、腹瀉、排便不乾淨、脹氣、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等。
其中飲食的部分,透過低腹敏飲食 (Low FODMAP),減少攝取發酵性短鏈碳水化合物 Fermented Oilgosaccharide,Disaccharide, Monosaccharide,Polyols,包括果醣、乳醣、果聚醣、半乳聚醣,因腸道吸收果醣等發酵性醣類能力有限,不像葡萄糖可以快速吸收,因此當吸收不良時,腸道細菌會發酵這些醣類而產氣或有其他吸收不良的症狀。因此降低此類食物,有助於改善腸躁症的症狀。

關於低腹敏飲食(Low FODMAP diet)的改善機制
(1)減少小腸水分增加,減少腹痛及腹脹。
(2)降低結腸發酵未消化或吸收的短鏈脂肪酸,避免氣體堆積。

高腹敏飲食((High FODMAP)定義:每100g 含超過3g 發酵性短鏈碳水即為高FODMAP。
高FODMAP(減少食用)
蔬菜類:蘆筍、綠花椰菜、洋蔥、朝鮮薊、豌豆、高麗菜。
水果:蘋果、芒果、李子、西瓜、櫻桃。
奶類:牛奶、羊奶、鮮奶油、起司。
蛋白質:原豆、加工肉類。
穀類:小麥、黑麥、裸麥。
糖、甜味劑:高果糖玉米糖漿、蜂蜜、無糖口香糖的山梨醣醇。
堅果:腰果、開心果。

低FODMAP(優先食用)
蔬菜:茄子、白菜、生菜、櫛瓜、大番茄、胡蘿蔔、苜蓿芽、菠菜、竹筍。
水果:哈密瓜、葡萄、綠色奇異果、柑橘、香蕉、藍莓、草莓、木瓜。
蛋白質:雞蛋、豆腐(黃豆製品)、家禽海鮮。
穀類:玉米片、藜麥、法國麵包、白飯、燕麥、蕎麥、無麩質麵包。
糖、甜味劑:黑巧克力、砂糖、麥芽糖漿。
堅果:花生、核桃、南瓜子。
乳製品:燕麥奶、無乳糖牛奶。

低腹敏飲食(Low FODMAP diet)並不是要限制蔬菜水果,在纖維補充的情況下,避免高發酵性短鏈碳水化合物食物。除了低腹敏飲食(Low FODMAP diet),也可以併行傳統的腸躁症飲食:避免大餐、減少脂肪、減少加工品、減少非水溶性纖維、咖啡因、產氣食物,如:高麗菜、洋蔥、豆類。

針對腸躁症要單一執行低腹敏飲食並不是那麼容易,可能沒有辦法一次避免掉所有高腹敏食物,透過先避免部分高腹敏食物或減少食用的量來慢慢調整自己腸胃的不適症狀(可利用IBS-SSS評估改善症狀)。另外,亦需進行整體評估,找出其他導致腸躁症的原因。

除了改變飲食,搭配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如:規律進食,讓腸胃規律蠕動;舒緩壓力,找出自己的抒發管道,如:運動、聽音樂、深呼吸;規律運動,增加新陳代謝及刺激腸胃道規律收縮放鬆。

資料來源:
1.舒宜芳;邱哲琳;楊妹鳳。《臨床醫學月刊》 89卷3期 (2022) Pp. 146-150
2.陳淑娟;尹彙文。《臨床營養學》2018。

體系營養暨膳食部營養師 陳薇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