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新春迎喜 2024 Feb

家庭醫師

戒菸知多少,健檢少不了

吸菸危害:吸菸會造成許多健康危害,例如:肺部疾病(肺部阻塞性肺病、肺癌)、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中風)、糖尿病、食道逆流、消化道潰瘍、骨質疏鬆、骨折、男性性交障礙、不孕、早產甚至造成流產等事件,其風險都比非吸菸者高。菸品燃燒後會產生尼古丁、焦油等多種化學物質,以及超過60種致癌物。電子菸與加熱菸雖不是直接燃燒菸品,但可藉由電子霧化器加熱霧化菸油產生尼古丁、致癌物質與二手菸,危害周邊環境與家人。

戒菸優點:戒菸的好處在於停止吸菸後,體內的尼古丁、焦油與一氧化碳就開始排出,戒菸20分鐘即可降低血壓與脈搏速率,戒菸2周至3個月以上,可改善肺功能,長時間來說,戒菸1-2年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幅下降,5-10年後口腔癌與肺癌風險下降,15年後的心血管風險與未吸菸者無異。戒菸除了帶來身心健康,更能省下荷包、愛護環境、減少二手菸與空汙危害。

戒菸挑戰:戒菸時最大的挑戰在於尼古丁戒斷症候群。菸癮者吸菸後,尼古丁會進入血液並到達腦部與尼古丁接受器結合,使人產生愉悅的感覺,久而久之腦部會產生尼古丁耐受性與成癮性,使吸菸者必須吸入更多菸品才能達到原先的歡快感。故開始戒菸後,尼古丁濃度大量下降,身體會產生不適症狀,這稱為尼古丁戒斷症候群,常見症狀有焦慮緊張、暴躁、失眠、渴望菸品,症狀自戒菸後一至兩天達高峰,約二至四周症狀會逐漸消失。

戒菸成功要素:
戒菸成功要素主要有兩項:戒菸動機的強化與克服成癮性。提供戒菸服務時需協助吸菸者思考吸菸的壞處與戒菸的好處,增強戒菸動機。此外,吸菸者的成癮性主要來自生理上及心理上的依賴,生理上的依賴需克服尼古丁戒斷症候群,此可藉由藥物輔助。另外心理上依賴可使用新習慣的取代與行為控制來改善。如避免飲用含酒精、咖啡因、刺激性飲品,因易聯想到菸品。喝水與咀嚼口香糖則可緩解口乾、喉嚨痛與咳嗽症狀。並可鼓勵戒菸者練習放鬆技巧,找個休閒活動或是運動,例如:瑜珈、冥想、散步,轉移注意力與降低煩躁感。戒菸時也容易產生飢餓感,可吃一些健康或低熱量零食來對抗饑餓並減緩戒菸後體重增加的副作用,例如:水果、麥片、優格等。

戒菸藥物:藥物選擇主要分為兩種,整理如下:

尼古丁替代療法 (NRT)
Nicotine Replacement Therapy
非尼古丁替代療法
醫師處方 不需要 需要
種類 咀嚼劑、吸入劑、口含錠、貼片 Bupropion SR(抗鬱劑)
台灣無上市: 噴鼻劑、舌下錠 Varenicline (Champix 戒必適)
第二線: clonidine, nortryptline(TCA)

戒菸管道與健康檢查:許多醫療院所都有提供戒菸服務,且自111年5月開始,皆免收戒菸輔助用藥部分負擔費用。因此可鼓勵有意願戒菸的民眾至本院家醫科、耳鼻喉科、胸腔內科門診接受戒菸服務,或撥打本院戒菸專線:(04) 7238595 分機5289。

若吸菸者擔心吸菸產生的肺部疾病,可至本院進行健保給付之肺癌篩檢,符合篩檢條件如下:
1.達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2.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74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若不符合上述適應症,又擔心有肺癌或吸菸產生之疾病風險者,亦可至本院健檢中心諮詢自費健康檢查,有許多健檢專案可供選擇!

資料來源:
1. 預防醫學第三版
2. 家庭醫師臨床手冊
3.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家庭醫學科醫師 陳彤瑄

家庭醫學科醫師 郭馨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