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愛的聖誕 2023 Dec

健康新焦點

輪椅族的運動建議

艷陽高照的夏日午後,彰化縣立體育館裡傳來輪椅碰撞與此起彼落的歡呼聲,旭日盃全國輪椅籃球賽已悄悄邁入第23屆,這是專屬於輪椅族的籃球比賽。您可能很疑惑:「坐輪椅,也能打籃球嗎?」,是的,不止輪椅籃球,全國以及全世界有各種身心障礙協會舉辦輪椅運動比賽,例如擊劍、舞蹈、桌球、網球、輪椅競速等。在臨床工作中,時常聽到許多個案分享因為疾病或意外導致長期需輪椅代步,無法外出買菜、旅遊,從事以前喜歡做的休閒活動與運動,而因此抑鬱寡歡。身為喜歡運動的物理治療師,我認為除非處於生命徵象不穩定或生命末期的狀態,否則每個人都可以、也應該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輪椅族由於缺乏站立和行走,下肢骨頭承重的時間少,比一般人更容易導致骨質疏鬆、肌肉流失、關節攣縮,長期下來還可能出現腹肌和呼吸肌無力、肺活量下降,增加下肢產生靜脈血栓、出現姿勢性低血壓的風險。除此之外,也因為活動量變少,可能產生其他身體功能的減退,例如消化道系統(腸胃蠕動減弱、便祕)、泌尿道系統(排尿困難、尿液滯留、尿失禁、尿路感染)、皮膚系統(下肢水腫、壓瘡、乾燥脫皮)等。適當的輪椅運動,有助於增進四肢與軀幹的肌肉力量,避免出現不動症候群以及上述的併發症。以下提供四種輪椅運動,執行前務必確認1) 輪椅兩側的煞車皆有固定,或者輪椅背側可以靠牆,使輪椅保持穩固不會滑動,2) 輪椅的座高(指輪椅座面與地板之間的高度)不可過高,雙腳自然垂下時要能平踩地面,才能確保活動中的安全。
1. 股四頭肌肌力訓練:
起始姿勢:將整個身體向前挪動,使大腿的一半超出輪椅椅面之外,雙手放在扶手協助穩定上半身,雙側膝蓋彎曲,腳踝平放地面不要懸空。接著,將一腳的膝蓋伸直且腳踝背屈,維持至少10秒,再回到原位換邊執行,重複10次。此運動可訓練到站立和行走所需使用的大肌肉群,避免肌肉失用導致萎縮無力。

2. 腹肌與耐力運動
動作的起始姿勢同上,接著,輪流將雙側髖部彎曲,使大腿離開椅面,持續1分鐘,過程中盡量保持頭部及上半身維持穩定、不要左右搖晃。此運動主要可訓練到雙下肢肌耐力、心肺耐力,以及軀幹和骨盆的穩定度,有助於增進肺活量、改善姿勢性低血壓、以及活動過程容易喘的症狀。

3. 伸展與減壓運動
將整個身體向後挪動,使背部和臀部輕靠椅背,雙手放鬆扶在扶手。接著,將一手高舉過肩並向對側延伸,頭部與軀幹跟著向對側彎曲,使身體呈現C型,維持30秒,重複10次。此運動可以伸展到胸廓與軀幹,還能讓身體重心轉移到另一側,釋放單側的臀部壓力,避免久坐輪椅導致坐骨皮膚受壓的壓力不均,造成皮膚受損甚至壓瘡。

4. 輪椅滑行運動
把煞車鬆開,雙手放在扶手協助穩定上半身。接著,將雙腳輪流交替向前跨步,做出類似行走的動作,若家中空間足夠或想加強動作困難度,可改為向後跨步、繞圈跨步、用腳跟跨步。此運動可以增進下肢部分承重及雙腳協調能力,避免骨質流失,還能增進輪椅族個案獨立操縱輪椅移行的能力,較適合能獨立坐穩在輪椅、骨盆不會滑動,已有在進行站立或行走訓練,但無法久站或久走者。

有時候我們會過度執著於身體的缺陷,看到自己的活動功能有哪方面仍無法達成,或許可以將想法轉換為:「我還可以做什麼?」。路是人走出來的,不論您是躺著、坐著、站著、走著,相信這個世界上都有能讓您繼續前進的道路。

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 簡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