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數位彰基 2023 Nov

健康新焦點

中醫調理有妙招,眼睛不再乾巴巴

在這個3C產品極為普及的時代,使用3C的時間幾乎已經佔據許多人大部分的日常生活,造成各式各樣因為用眼過度而產生的疾病越來越多,其中最常見的衍生疾病大概非乾眼症莫屬了,加上現今年輕族群的隱形眼鏡配戴比例高,許多上班族和學生又整天待在低溼度的冷氣房內,因而乾眼症患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了,非常需要我們密切地注意。

乾眼症指的是眼睛淚液分泌功能降低而導致淚液分泌量不足,或是因淚液過度蒸發而影響眼球表面濕度,造成眼睛乾澀、痠脹、有異物感、怕光、燒灼感、疲倦睜不開眼、視力模糊等症狀,有時也可能因?眼睛不適而刺激淚腺分泌大量淚水,造成假性溢淚的情形。依照病因可將乾眼症分成兩種類型:(1)蒸發型(Evaporative Dry Eye)、(2)水份不足型(Aqueous-Deficient Dry Eye),前者與瞼板腺功能不良,或眼部結構異常相關,後者則與淚腺破壞或功能異常有關,西醫的治療選擇取決於病因及病情嚴重度,方法包含藥物治療(抗生素、類固醇、眼藥水等)、手術治療(淚管栓塞術)等。

因此,乾眼症的病因多元、臨床症狀表現又多變,經常會反覆發生而困擾患者的日常生活;然而在中醫門診中,可以觀察到乾眼症與全身性的體質息息相關,雖然主要症狀表現於眼睛,但卻與中醫所強調的全人觀點不謀而合。

在中醫觀點中,與乾眼症相關的文獻記載繁多,對於症狀、病因及治療方法皆有論述,依據臨床症狀辨證,治療上選用相對的方藥,合併針灸治療,促進淚液分泌增加,增加淚膜穩定性,改善臨床症狀。

中藥
在現代人用眼習慣與古代大相徑庭之下,中醫在治療乾眼症有更多不同的思考方向,而非墨守滋補肝腎一途。乾眼症患者因淚水的滲透壓上升,眼表無法受到穩定的淚液膜保護,伴隨了眼表的受損與一定程度的發炎反應,因此整體而言,乾眼症可視為一種炎症反應;發炎反應在中醫多歸屬於火熱,火性上炎,特別容易影響到頭面部的不適,因此初步可依發炎程度的輕重來做分期治療。若屬蒸發型乾眼症,例如瞼板腺功能障礙,與油脂分泌異常相關,考慮增加軟堅散結、消痰化瘀的中藥,當因阻塞嚴重到腺體萎縮時,則需養血益精;若屬水分不足型乾眼症時,例如年老所引起的淚腺管障礙,多伴有慢性虛損的症狀,用藥上須兼顧益氣健脾或補腎固精;然而,病人很少是屬於絕對淚水不足或是蒸散過多型,混合型乾眼症也佔了一定的比率,當不確定病人為哪一型時,從病人的症狀搜集資料,根據症狀及體質辨證,再依據病程調整各類用藥比例,隨症治之。

針灸
根據現今研究結果,針灸能顯著改善乾眼症,主要是藉由促進淚液分泌增加以及增加淚膜穩定性1、2、3。以眼周附近常用穴如攢竹、絲竹空、瞳子?、陽白、四白等,刺激眼周循環,再搭配四肢的合谷、足三里、光明等穴位來加強。在門診中最常見患者透過針灸治療後,可減少使用人工淚液頻率,眼睛異物感、刺痛痠脹的症狀也多能獲得明顯改善。

自我保健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不熬夜,盡量在晚上十一點前就寢。
二、不用眼過度,定時讓眼睛休息:尤其長時間使用電腦等耗眼力的工作,容易惡化眼症的不適,應提醒自己多眨眼及休息;避免長期配戴隱形眼鏡。
三、均衡的飲食:適量飲水,少吃烤、炸、辣等刺激性食品。適度補充維生素A、魚油。
四、溫敷眼睛周圍,一次10~15分鐘;配合按摩眼睛周圍的穴位。

*眼睛穴位按摩保健操
■ 操作時閉眼
■ 指甲要修剪,手要洗淨
■ 揉按要輕緩,以感到痠脹為度;穴位主要位於眼框骨上,須避免直接按壓眼球。

透過中、西醫在診治乾眼症上各自扮演的優勢角色,給予患者適切的治療,並落實日常眼睛保健,以期乾眼症症狀緩解能達到更穩定的效果。

參考資料:
1. Na JH, Jung JH, Park JG, Song PH, Song CH.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in typical dry ey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cta Ophthalmol. 2021 Aug;99(5):489-498.
2. 劉銳、白旭東、徐慶,針灸治療乾眼臨床及機制研究現狀概述。中醫臨床研究。2021;30(13):105-107。
3. 白振軍、鄒德輝,針灸治療乾眼症的臨床選穴規律分析。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5(4):42-45。

中醫部主治醫師 謝昌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