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柚見中秋 2023 Oct

健康新焦點

秋意濃~與中醫健康過中秋

秋天是一個詩情畫意且多愁善感的季節,因為它的多變讓許多騷人墨士為之吟詩傳唱。秋天多變的萬物起因於其氣候的轉變,由極熱的酷夏逐漸轉化為涼爽的秋燥,中秋更是轉換的開始,俗話說:「中秋過後夜夜涼」,若是作息和飲食稍不留意,往往產生疾病。

中秋節是華人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非常適合家人團聚聊天賞月的節日。中秋節的飲食習慣以月餅、柚子、烤肉等為主,這些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營養,但也容易引起一些健康問題。因此,在享受中秋美食的同時,也要注意中醫的養生之道。中醫認為,秋季是萬物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氣逐漸收斂的節氣,所以,中秋節的飲食應該以清淡可口、養陰潤燥為主。作為專業臨床中醫師,想與大家分享一些中醫保健知識,讓我們共同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中秋節。

一、飲食智慧,營養平衡的秘訣
在中秋這樣的佳節中,美食總是難以抗拒的誘惑,常見的月餅、柚子和烤肉的食用有些建議如下:
**月餅:月餅是中秋節的傳統美食,但它含有大量的糖和油脂,因此不宜多吃。如果要吃月餅,最好選擇小份的,並搭配一些蔬菜水果。
**柚子:柚子是秋季的應季水果,它含有豐富的纖維、維生素C及果膠質,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中秋節可以多吃柚子,以增強抵抗力,但對於正在服用降血壓藥、statin類降血脂藥和抗心律不整藥等,可應景淺嚐幾瓣無妨,避免大量食用而產生藥物交互作用。
**烤肉:烤肉是中秋節的另一種美食,但它含有大量的煙燻物質,容易引起上火、口腔潰瘍等問題。如果要吃烤肉,最好選擇無煙木炭烤肉是較可行的方式,並少吃烤肉中的肥肉。

二、舌尖的健康,食療小妙方
中秋節品嚐美食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借助中醫的食療小妙方,調理身體健康,例如:對於容易口乾舌燥的人,可以選擇食用一些滋陰生津的食物,如梨子、奇異果和蓮藕等,有助於潤喉生津;對於容易腸胃不適的人,可以食用一些暖胃健脾的食材,如山藥、生薑和小米等,有助於促進腸胃功能。此外,百合木耳蓮子湯更是個人推薦的秋天養生聖品,做法在網路上都有資料參考,只要注意冰糖不要放太多,在下午茶時段來飲用一碗,令人心曠神怡。

三、指尖的療癒,穴位按摩奧秘
在中秋佳節之際,我們不妨學習一些簡單易行的穴位按摩方法,以舒緩壓力,增進健康。首先,內關穴位於腕橫紋上兩吋的前臂內側,是調理心胸胃、緩解心煩氣躁的要穴,按摩可以緩解情緒波動並且降低腸胃不適感。其次,太衝穴位於足背第一與第二趾間凹陷處,用手指按壓此穴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緩解腿部不適。最後,湧泉穴位於腳底中央,用腳踩高爾夫球來按摩此穴位,可以疏通經絡、增強體力和免疫力。當然,這些穴位按摩僅是簡單的舒壓方法,如有疾病或不適,應尋求專業中醫師的指導。

四、足尖的律動,氣功導引
氣功是中國傳統的內功修煉方法,可以調整身心狀態。在中秋節時,我們可以學習一些簡單的氣功動作,如太極拳、五禽戲或八段錦等,以鍛煉身體、平衡氣血、養生養性。其中,八段錦之第三式「調理脾胃單臂舉」推薦給各位(如圖一),一手向上,一手向下,上下盡量拉伸延展,透過伸展能讓腸胃空間舒暢,氣血運行順暢,尤其適合在中秋飽食久坐後起來舒展筋骨動一動。最後,若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中藥足浴(如圖二)亦是不錯的選擇,使用中藥材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疲勞和壓力。

中秋節是一個重要的團圓和慶祝的時刻,我們可以利用中醫的智慧,通過飲食調整、穴位按摩和運動導引來保持健康。請記住,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需求不同,應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飲食和按摩運動的方法。如有需要,請尋求專業中醫師的建議,讓我們在中秋佳節享受健康、圓滿和幸福的時刻。

中醫部主治醫師 林廉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