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柚見中秋 2023 Oct

健康新焦點

聽障兒的福音!~人工電子耳健保補助開跑

聽障兒的福音!健保署宣布從2023年07月01起補助18歲以下雙耳極重度聽損的孩子 (優耳聽力閾值 > 90 分貝) 兩側耳的人工電子耳健保補助,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因為目前的研究指出雙耳聽覺的改善,能帶給孩子更好的語言學習與口語表達能力,與家人間的互動獲得改善,學習成果也較佳。對於先前因龐大的醫療費用顧慮而沒有接受雙耳電子耳植入的小朋友,這個好消息無疑是給家長一個最棒的禮物!

1. 家長如何發現兒童有聽損問題? - 彰基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
衛福部從2012年起全面公費補助新生兒聽力篩檢,以早期介入與評估嬰幼兒聽力問題。當一個寶貝新生兒在彰基出生時,我們在出院前(多數3天內)即會完成第一次的聽力篩檢--利用自動聽性腦幹反應儀器檢查,來篩檢出輕中度以上的聽損。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在嬰兒的前額、胸前與肩膀貼上導極片,利用耳罩將聲音傳入耳中,再利用導極片去收集腦波,由儀器自動判讀通過篩檢與否。如果第一次沒有通過先不用著急,滿月時會再複篩一次。若到2個月大時聽力篩檢依然未過,後續會安排接受更完整的聽力檢查,去判別『感覺神經性聽損』與『傳導性聽損』,以接續後續治療(助聽器輔具使用與聽語療育課程)

2. 有甚麼狀況可能導致聽損、有沒有預防可能
少部分的新生兒狀況屬於聽損的高危險群,即使通過前期的聽力篩檢,還是需要定期追蹤:包括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需要換血治療的黃疸兒、缺氧需要使用呼吸器、母親懷孕時有一些特殊感染(如德國麻疹、巨細胞病毒、弓漿蟲感染…等)及聽損家族史等。孕前的適當疫苗注射與基因檢測等工具,能夠減少發生機率。若是伴有其他顱顏異常(臉部發育不全、小耳症、耳道閉鎖、藍眼同時前額白髮…等),建議也要接受完整的聽力診療,以免遺漏需要立刻助聽器輔助聽語療育的孩子。學前建議讓孩子再次接受聽力篩檢,因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反覆中耳炎所致的聽障通常症狀不明顯,再加上孩子可能不會表達而被家長忽略。透過3-4歲時再次聽力篩檢,協助發現遺漏的聽力障礙兒童,在上小學前完成改善聽力的治療及復健,給他們更開心的學習狀態。

3. 健保政策如何補助、適合那些族群
聽力是語言發展之母,先天性聽損孩子如果能在出生3個月內診斷,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將來有機會接近正常之語言和身心發展。2022年起,6歲以下嬰幼兒符合下列其中一項,也可申請助聽器補助:
1.雙耳平均聽力40分貝以上。
2.一耳30分貝、另一耳90分貝以上。單耳補助最高可到2萬元。

聽覺輔具的使用,建議只要孩子「清醒」的時候就配戴著,讓他們能夠持續接受刺激以利腦部的發展。但當助聽器的效果不佳或是聽覺波動導致聽語能力更差時,人工電子耳的植入預期將帶來更好的助益!藉由體外機的麥克風與語言處理器合作,將訊號以磁力傳至體內植入的接收器,再經由電極刺激耳蝸內細胞從而引起聽神經的反應,將『聲音/聽覺』傳至大腦! 政府於今年7月起放寬條件至18歲以下極重度聽損患者,兩耳皆可申請一次植入組補助,無疑給眾多聽損兒家庭帶來好消息,門診也多了許多家長帶著期待的心情來諮詢,我們有專業的團隊來做諮商與術前評估,同時安排適當的聽語復健課程,相信能為聽損寶貝帶來『聽』的感受,也為聽損兒家庭帶來笑容與幸福!

彰基的照護是全人與全齡,若65歲以下有需求的患者,經過團隊評估與社工諮詢符合資格後,我們也會協助申請人工電子耳政府補助款,在沒有煩惱的情況下安排手術與後續照護,讓患者重回『聽見美好』的世界!

耳鼻喉暨頭頸部主治醫師 許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