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健康童樂 2023 May

家庭醫師

愛腎護腎,洗腎前慢性腎臟病的飲食原則

腎臟的功能及重要性

每個人在下背部地方都有兩顆腎臟 (左右各一個), 每顆大小大概約10-13cm 左右。 腎臟每天負責過濾約 160-190 公升的液體,透過回收和排出來調節體內水份,平衡電解質和酸鹼值, 製造尿液排出體內代謝廢物、毒素和藥物。 除此外,腎臟也有內分泌功能,像是透過釋放EPO (紅血球生長素)來幫助製造紅血球, 分泌 Renin(腎素) 控制血管收縮以調節血壓,及活化維他命D 幫助吸收並維持骨骼健康。 腎臟病變時,這些功能也會受影響,造成身體的負擔而開始出現噁心、嘔吐、疲勞、氣喘等症狀。

那些族群比較會有慢性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高危險群包括:

1. 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病人:正常BMI 是 18.5-24、介於24-27 算過重、大於27 就屬於肥胖,而這些人也比較容易會有三高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2. 糖尿病: 長期血糖
3. 老人>65 以上
4. 高血壓
5. 長期亂服用藥物
6. 家族病史
7. 痛風

慢性腎臟病進展:

腎絲球過濾率 (GFR)是主要做為腎臟衰竭的進展的指標之一,依據GFR 指數把疾病嚴重度分成5期:

第一期 GFR >90 腎臟功能正常,大部分無症狀但可並輕微蛋白尿及血尿
第二期 GFR 60-89 輕度腎功能衰竭,並有蛋白尿、血尿等症狀
第三期 GFR 30-59 中度腎功能衰竭,可能會開始有貧血、輕微水腫等症狀
第四期 GFR 15-29 重度腎功能衰竭 ,貧血、水腫等症狀加重,開始出現喘、暈、食慾下降等徵兆
第五期 GFR <15 末期腎臟病變,需開始考慮腎臟替代療法 (透析或腎臟移植)
(資料來源: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慢性腎臟病飲食重點:

1. 降低飲食的鹽分及鈉攝取

當腎功能有異常時,受損的腎無法像正常的腎臟一樣進行過濾及代謝,導致血鈉上升而造成高血壓及水腫。 少吃鈉可助於降低血壓並緩和腎臟功能衰竭。大部分的人的鈉攝取量都遠高於人體所需的量。 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建議鈉攝取量不超過 2,300 毫克,理想是不超過 1,500 毫克。 原形食物(非加工食物)像是蔬菜、水果、肉類本身就含有鈉, 加工過後為了保存及增加風味都會加入大量的鈉。建議購買新鮮食材自己烹煮,使用香料和無鹽調味料代替鹽。 當使用罐頭蔬菜、豆類、肉類、和魚類前,建議先用乾淨的水沖過再行去除多餘的鈉。

2. 控制鉀離子的攝取量

鉀離子在體內是負責調節細胞內滲透壓、體內酸鹼平衡、幫助神經傳導、肌肉收縮及細胞代謝。 鉀離子過高過低都會影響心臟肌肉的正常運作,導致心律不整,甚至還可造成心跳停止。當受損的腎無法正常代謝及排出鉀離子,血液裡的鉀離子就容易過高, 所以腎臟衰竭的病人需在飲食控制鉀離子攝取。 正常血鉀是 3.5-5 meq/L, 當濃度大於5.5 meq/L 就容易導致高鉀症的併發症,包括肌肉無力、失去知覺、胸悶等症狀。 最新的 2020 KDOQI 指引建議, CKD 第3期與到第5期的患者的每日鉀離子攝取量應該根據患者個人需求和臨床醫師判斷來決定,以維持血鉀正常範圍為目標。
健康的高纖食物, 包括全穀物、堅果、青菜、水果及乳製品等,通常含較多鉀離子。 經過水煮再烹煮可以降低食物所含的鉀離子,大部分的鉀會流失到湯裡, 所以不建議喝湯或用菜湯、肉汁拌飯。 中藥湯或燉補品通常鉀離子含量較高,需特別留意。

蔬果鉀含量:

低鉀(鉀含量 <100mg)

水果:橘子、蓮霧、黃西瓜 蔬菜:黃豆芽、胡瓜、冬瓜、絲瓜 水果:蘋果、柳丁、葡萄、水蜜桃、櫻桃、香蕉

中鉀(鉀含量 100 -200mg) 蔬菜:高麗菜、茼蒿、洋蔥、茭白筍、苦瓜 水果:龍眼、木瓜、火龍果、石榴
高鉀(鉀含量 200-300mg)  蔬菜:白蘿蔔、紅蘿、花椰菜、茄子、香菇、蘆筍 水果:哈密瓜、番茄、桃子、草莓、果乾
超高鉀(鉀含量 > 300mg) 蔬菜:地瓜葉、菠菜、空心菜、竹筍、洋菇、南瓜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3. 調整飲食中的磷攝取量

磷的代謝與排除也會受到腎臟功能下降而受影響,造成血磷濃度上升。磷在體內幫忙保護骨頭及血管,但太多磷會加速骨鈣的流逝導致骨質疏鬆。 高血磷也會造成皮膚癢、骨痛及關節疼痛。磷主要來自乳製品、肉類及汽水類 。

常見的高磷食物:
●肉類 - 火腿肉、香腸、臘肉、肉湯、丸子/餃類
●乳製品 - 牛乳、羊乳、優酪乳、養樂多
●飲料類- 汽水、可樂、咖啡、拿鐵、可可
●五穀/堅果類-五穀米、燕麥奶、八寶粥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4.減少蛋白質攝取,但同時要兼顧營養

過多攝取蛋白質會導致腎臟的負擔,增加血液尿素氮,加速腎衰竭。 KDOQI 2020 指引建議對於慢行腎臟病 第 3-5期 代謝穩定的患者執行低蛋白飲食, 每日提供體重每公斤 0.55-0.6 克的蛋白質,以降低末期腎臟病變及死亡。如同時患有糖尿病人, 每天建議攝取每公斤0.6-0.8克的蛋白質, 來維持營養並優化血糖控制。 初期慢性腎臟病患者(三期前)可以維持每斤體重 0.8-1克蛋白質攝取。 儘量選擇高品質蛋白,包括豬肉、雞肉、魚肉、豆腐、蛋等。 第三期後的患者需少吃 1/3至 1/4 的肉量,第四期後則需減半。建議少攝取含有較高的低生物價蛋白質 (麵筋、麵輪、烤麩、瓜子、花生、紅豆,綠豆、芝麻等),避免增加尿毒素。當限制蛋白質時,身體不足的熱量可透過低蛋白質食物,例如: 米粉、冬粉、板條類,來增加飽足感及熱量。

結論:
經過上述的說明,相信大家對慢性腎臟病者的飲食有更多的瞭解。 但每個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年齡、性別、飲食習慣、疾病史等都不同, 建議每個人都需要與營養師和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飲食計畫。


參考資料: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2020 KDOQI 慢性腎臟病指引
-台灣慢性腎臟病臨床診療指引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家庭醫學科醫師 徐苡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