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長』冠照護 2022 Jul

健康新焦點

新冠康復者莫輕忽後遺症,彰基神經醫學部開設特診幫助您

近年來因新冠疫情肆虐,台灣與歐美國家遭受到此疫情的影響,感染到新冠病毒的人數快速增長,目前的學者都著重在急性期的疾病預防及藥物開發治療全身重症。病人在經過急性新冠病毒感染之後,後期所造成的併發症,鮮少人在做相關的研究,根據歐美醫學報導,新冠病毒感染之後,病人仍有殘存的症狀。

57歲,王先生,職業為工程師,在今年 3月時,因同住家人確診而不幸染疫。在急性初期,症狀為喉嚨痛、發燒40度、全身酸痛不適,至大醫院就診,經核酸檢測檢驗確診,在急性期治療當中一度因過度咳嗽併發肺炎感染,再經短暫抗生素治療後逐漸康復。但是在急性期康復之後,病人仍然覺得時常頭痛及頭暈,被家人發現走路不穩而跌倒,在今年 4月底來神經醫學部就診。

經過詳細問診得知,王先生已有多年高血壓病史且無規則回診治療及服用藥物。在門診當中發現,急性新冠感染之後,頭痛、頭暈走路不穩時常發作,此外家人還發現王先生情緒個性的轉變,王先生過去平時個性溫馴,不易發怒,但是近期時常脾氣暴怒,且常常健忘甚至影響工作表現。經過詳細理學及神經學檢查,發現病人有右邊肢體無力及輕度失智認知情況,經過腦部核磁共振以及頸部血管超音波,發現病人在左側中大腦動脈有大於50%阻塞,即左側顳葉及頂葉有輕微中風情況。經抗血栓藥物治療,病人頭痛、頭暈逐漸恢復,但是工作不集中及腦部輕微中風引起的走路不穩情形尚未改善。

在急性新冠病毒感染之後,急性全身發炎反應會造成全身血管收縮,其中一個血液因子 CRP(C-reactive protein)檢測數值因感染而相對提升,在急性期之後的 6個月甚至 1年內其數值居高不下,造成全身系統性的發炎反應。在神經醫學領域截至目前為止,最常被報導的就是腦部動脈及靜脈栓塞,其第一表現通常是非常輕微,這些症狀大部份病人都會疏忽,以為是感冒造成的不適,不會與神經系統做聯想。此外有些病人在感染之後出現了出現情緒改變,例如:緊張、焦慮、不安,這些都與神經精神系統有密切關聯。

因應新冠疫情病患人數居高不下,經過10-14天的隔離,確診患者大多屬於輕症,比如頭痛、頭暈、食慾不振,此類病人並非少見,根據印度、加拿大學者的研究,新冠患者在急性後期有可能會造成全身系統的疾患,尤其是大血管的發炎及阻塞,這類組群的病人有可能發生血管重症的機率跟正常人相比較高出5-6倍,這一族群的病人,常常因為疫情的原因,病患不敢來就診, 而使病情惡化。彰基神經醫學部特別開設『新冠後期照護腦神經系統暨腦中風特診門診』來因應,完善照顧這些患者之後遺症,並減少醫療支出和日後社會成本。

新冠後期照護腦神經系統暨腦中風特診
彰基總院門診時間:星期四下午二點至五點
漢銘醫院門診時間:星期四上午八點半至十二點
適用族群:確診隔離14天後、臨床上有神經學後遺症症狀、老年患者、三高患者、過去有腦血管疾病患者

參考文獻:
Post-acute Sequelae in COVID-19 Survivors: an Overview.Sanyaolu A, Marinkovic A, Prakash S, Zhao A, Balendra V, Haider N, Jain I, Simic T, Okorie C.SN Compr Clin Med. 2022;4(1):91.
Long-COVID and Post-COVID Health Complications: An Up-to-Date Review on Clinical Conditions and Their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s.Silva Andrade B, Siqueira S, de Assis Soares WR, de Souza Rangel F, Santos NO, Dos Santos Freitas A, Ribeiro da Silveira P, Tiwari S, Alzahrani KJ, Góes-Neto A, Azevedo V, Ghosh P, Barh D.Viruses. 2021 Apr 18;13(4):700.
Thrombotic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G?secka A, Borovac JA, Guerreiro RA, Giustozzi M, Parker W, Caldeira D, Chiva-Blanch G.Cardiovasc Drugs Ther. 2021 Apr;35(2):215-229.

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 林志明

林志明醫師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