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春季抗敏 2022 Apr

健康新焦點

診斷肺結節新科技領航~胸腔導航系統

一名40歲吳先生,平日身強體健無慢性病,亦有良好運動以及飲食習慣,也沒有不良嗜好及長期慢性病。在一次健檢中,經由低劑量電腦斷層意外發現肺部有一0.6公分結節,而至醫院求診。因該結節大小並不大,且患者無相關不適症狀,因此僅安排於數月後追蹤;然而在追蹤之電腦斷層影像顯示,該結節並無明顯增大,卻也沒有消失。醫師告知肺癌之可能性無法完全排除,卻因無合適之診斷工具,而僅能持續追蹤直到它變大,讓吳先生數日來寢食難安。原來是因為此0.6公分之結節大小太小且靠近肺門,難以執行定位手術;附近有多條大血管經過,由外穿刺切片風險過高;結節沒有侵犯支氣管,內視鏡檢查無用武之地。綜合以上重重困難,吳先生只能追蹤再追蹤,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後來因緣際會來到本中心,正逢胸腔導航系統設備引進,便以新科技裝備,重繪肺部及支氣管3D影像,並重建周邊之血管位置,利用支氣管鏡搭配超音波,經由導航來到結節周邊,並避開血管穿刺出支氣管壁,成功於肺實質中取得檢體,後證實為良性肉芽腫,吳先生得以鬆一口氣,放下層層憂心。

另一名40歲張先生,電腦斷層顯示右下肺4.4公分腫瘤,經支氣管鏡切片失敗未取得檢體,原因亦為該腫瘤沒有侵犯至支氣管內,因而無法診斷,經本中心安排以胸腔導航系統進行「經肺實質穿刺術」,成功取得檢體並確診為肺腺癌,經成功開刀切除後目前已痊癒。

中台灣首先引進的胸腔導航系統,是本院發展肺癌診治之重大投資計畫,也是肺結節定位暨取樣技術邁向另一層次的跨時代領頭羊。過去對肺結節的處置,太小的僅能追蹤;略大的則選擇冒著風險進行穿刺切片,或以支氣管鏡嘗試探測;再則不論好壞都以手術先切掉再說,平白損失了一定的肺活量。對於一些有發展成肺癌可能性的結節,或以穿刺及支氣管鏡困難取樣的結節,胸腔導航系統開了一扇窗,提供了不同的選擇。

肺部支氣管可以想像成一棵樹及不斷分支的樹枝,愈是末端愈細愈雜,當樹梢長了一顆結節(想像成蘋果),要沿著樹幹到達蘋果的位置,勢必要經過重重分支。在支氣管鏡下,這些分支就像迷宮一般,要到達結節的位置著實不易,檢查耗時而耗力。若有導航系統輔助,則有如駕車開導航一樣,一出發即順著最佳路徑以最快速度到達設定的目的地,省時省力也大大地增加了支氣管鏡的切片診斷率。

又如前文兩例個案,因結節無氣管內侵犯,因此無法經由支氣管鏡直接取得檢體者,胸腔導航系統可重建氣管及血管3D圖像,並避開血管而導航至結節周邊,再經由系統選擇的穿刺點,將器械穿刺出氣管壁,並在X光引導下直達病灶位置。我們可以想像成目的地是日月潭中央的拉魯島,雖然沒有車用道路可以直接到達,但導航會幫你的車輛導到日月潭邊最近的碼頭,然後叫你下車換坐船穿越湖心直達目的。

胸腔導航系統所進行的導航術及穿刺術,在國外已有相當的經驗累積,亦有不少的論文發表在各大醫學期刊,是已備受認可且成熟而低風險的次世代技術。經由該系統的輔助,不但可以增加肺癌的診斷率,也減少了其他肺結節的切片方式帶來的高風險,更減少了不必要的手術。在不久的將來,胸腔導航系統還可結合射頻燒灼技術,在診斷的同時,對肺結節進行射頻燒灼,直接將腫塊消融,取代了傳統外科手術的風險及傷口的不美觀,真正的達到了肺結節的微創診斷與治療,讓早期肺癌的處置進入新的里程碑。

胸腔檢查治療中心主治醫師 詹博強

詹博強醫師簡介

導航系統實際畫面,包含現實與虛擬氣管路徑、重組3D影像與X光定位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