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登高危機 2022 Mar

家庭醫師

誰想與馬桶為伍?!便秘的痛苦

現代人常常大魚大肉,又常常坐著滑手機,在纖維素攝取量少及運動量漸少的情況下,有便秘症狀的人越來越常見,若不即時改善生活型態或盡早治療可能會進展成慢性便秘,甚至可能出現肛門周圍疾病,例如肛裂、痔瘡…等,或是腹脹、腹痛等症狀。

便秘是一種大家可能忽略,或是羞於啟齒的疾病,造成大家拒絕就醫或是亂買成藥,但在藥物治療之前其實還有很多事情要考慮,接下來我們將介紹便秘的定義、種類以及後續的治療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便秘的定義
大家對於便秘的定義都不太相同,有的人認為排便次數過少就是便秘,有些人將解便困難或大便過硬的症狀也視為便秘,根據多國專家的共識而來的ROME III對功能性便秘的定義為:
(一) 下列1~6項當中必需出現兩項以上。
(1) 至少在1/4的排便過程需要用力解便。
(2) 至少1/4的排便時感覺糞便體積過大或過硬。
(3) 大於1/4排便時間感覺解便不完全。
(4) 至少在1/4的排便過程有肛門直腸的阻塞感。
(5) 至少有1/4的時間排便需要以手指幫忙解便。
(6) 每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
(二) 如果不用瀉劑,很少會有軟大便。
(三) 不符合腸躁症的診斷。

便秘的種類
造成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但也有很多人的便秘是找不到原因的,依據是否找得到病因我們可將患者分為:
(一) 原發性便秘。
原發性便秘又可分為三種形態:
(1) 正常通過速度(功能性便秘):大便通過大腸之速度正常,但患者感覺排便困難或大便過硬,這是最常見的便秘形態。
(2) 通過速度過慢:腸道蠕動較差,嚴重時便是大腸無力,患者感到腹脹以及排便次數過少
(3) 骨盆底功能異常(出口阻塞型便秘):排便時骨盆底肌肉與肛門括約肌未能放鬆,造成大便排出困難,患者感覺解便不完全或需用力才能解便或需手指幫忙解便。有些骨盆底功能異常乃因長期抑制想要排便的感覺引起,有的則因直腸膨出、直腸脫垂而引起。
(二) 續發性便秘。
便秘也有可能是因為疾病或藥物引起的,我們稱為續發性便秘
(1) 疾病:可引起便秘的疾病例如大腸直腸本身的疾病、內分泌疾病 (血鈣過高、甲狀腺低下)、心理因素/精神疾病、神經疾病 (自主神經病變、腦血管疾病)、肌病變
(2) 藥物:通常為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傳導或平滑肌功能的藥物

治療
如果便秘是由疾病所引起的,則治療疾病後應可改善;若由藥物引起,可諮詢醫師看能不能改用較不會引起便秘的藥物。
對於原發性便秘,在給予治療之前我們建議先進行飲食與生活形態的調整。包括:
1. 增加纖維的攝取,而纖維的攝取量應逐漸增加,一次增加太多可能引起腹脹,需數週才能看到便秘改善。
2. 增加水分的攝取,起床後小口分次慢慢喝一杯300-500 ml(毫升)的溫開水,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
3. 增加活動量,國民健康署建議國人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分段累積運動量,效果與一次做完一樣,不過每次至少要連續10 分鐘。
4. 良好的排便習慣:養成固定時間解便習慣可改善便秘。通常建議在起床後或早餐15-20分鐘後固定如廁,進食後大腸蠕動增加( 稱為胃-結腸反射),有助於排便;早晨起床後大腸蠕動也會增加。

若飲食、生活習慣調整未能改善便秘之症狀,下一步為使用藥物。用於治療便秘的藥物通稱緩瀉劑,可分積團劑(增加大便的體積、水分含量而產生作用)、軟便劑(促進水分與大便的交互作用,使大便變軟)、滲透性緩瀉劑(促進水分與大便的交互作用,使大便變軟)與刺激性緩瀉劑(促進腸道蠕動,也可增加大腸內水分)等四類。

注意事項
使用瀉劑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副作用,例如:腹脹、腹痛、排氣、電解質不平衡、過敏反應、肝毒性…等,所以如果需要時建議可以尋求醫師幫助開立,而若老年人長期使用瀉劑則需特別注意臨床反應並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及電解質。

家庭醫學科醫師 蘇鴻慧、林怡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