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聖誕傳愛 2021 Dec

家庭醫師

健康Q&A~冬天進補,小心越補越大洞

阿強伯最近血壓一直飆高,在神經內科門診向王醫師表示自己真的很無辜,吃好睡好天天沒憂煩,每天都有乖乖吃血壓藥的,血壓怎麼一直高起來?經過和醫護人員討論,才發現是阿強伯最近幾天寒流來,連續一星期天天都吃麻油雞湯啦!

時序進入冬天,俗語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冬令進補、春天打虎」,意思是說在冬天通過吃溫補藥材的調補,能使食物營養進入身體進而產生免疫力增強,到了隔年春天身體變強壯,比較不容易生病。所以許多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大閘蟹等店家也在秋冬家家戶戶廚房煮起來,飲料店也陸續推出熱薑母茶、桂圓紅豆湯、薑汁芋圓等等,顯示台灣人民很重視冬天就是要進補,食用溫熱食品、藥材的習慣。

其實進補的由來,源自於早期台灣艱辛的農業社會,當時務農為主,民眾不容易吃到肉品,從春季忙碌到秋收,辛苦工作後,主婦會選擇在冬天用屬性溫熱的藥材和肉品烹煮,利用食補來慰勞一家人。可是現在的人幾乎天天都可吃到肉,往往營養都過剩,三高慢性病患者也逐年增多,有時進補後反而火上加油,出現進補後體重上升、狂冒青春痘、痤瘡、血糖血壓上升、口乾舌燥、牙齦腫脹、喉嚨痛、便祕或是痔瘡出血等問題,反而造成越補越大洞。

正確吃藥補
首先要先了解自己的體質再做進補,建議最好是使用由中醫師診視後依體質開出的藥材處方。有些中藥行也可自行採購,提醒購買時要注意藥材的成分、性狀、功能、用法和用量、不良反應、如何儲藏等,千萬不要購買來路未知的藥材。

藥補注意事項
1.三高和慢性腎病族群、痛風患者要特別注意,盡量不喝湯,湯裡頭油脂豐厚會影響血壓、血糖值,即使是一般民眾喝湯也要記得適當瀝油,否則一人份的麻油雞總熱量也都破500大卡。
2.服用降血糖、抗凝血藥物者:可能引起出血。曾經有報導糖尿病患者吃到含人參、鹿茸等補品,引起異常高血糖;服用阿斯匹靈患者,如果又吃活血藥品:川七、當歸、紅花、丹蔘等的中藥,可能產生出血問題。也建議服用西藥與吃補品要間隔一小時,有些藥物確實會造成藥物效果加乘作用引發出血、昏倒。
3.正在感冒中、喉嚨痛中:有可能使感冒症狀更加重。
4.有發炎、發燒、感染情況時:可能會使發炎腫脹病情加重、惡化。
5.懷孕及月經期間:可能引起出血更多。
6.手術前後:不當進補,可能引發凝血功能異常而出血過多。
7.高血壓、肝腎臟病:可能引起病情加重、血壓和血脂反而上升,加重脂肪肝問題。
8.青春期前小孩、有自體免疫性疾病者:過早進補,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造成青春期長不高、早熟、影響免疫疾病控制穩定性。
9.超過65歲年長者:老年人的咀嚼能力、舌頭敏感度和消化道功能比年輕人弱,應避免吃比較油膩的食物。

正確藥膳進補烹煮
坊間常見是烹煮麻油雞、薑母鴨等,建議肉品一天成人攝取約4份就好,一份37.5公克(一兩),建議進補時,秉持選擇脂肪量較少的白色肉類、皮能不吃就不吃,鹽能少放就少放些的健康飲食原則。避免加入太多酒精,過量酒精和油脂易使三酸甘油脂、膽固醇也跟著上升。另外,可以加入大量深綠色或深黃色蔬菜、菇類、豆腐來增加纖維的攝取,如此才能吃得更營養、補得更健康。

藥補外的食補
食補可以選擇滋補溫熱性食物取代,例如蛋白質類:雞肉、牛肉、羊肉、蝦、鱔魚…等;香辛料:包括蔥蒜、薑母、辣椒、香菜、八角、肉桂、茴香…等;其他類:包括黑棗、黑豆、紅棗、麻油、桂圓。體質較燥熱的人可以選擇平性食物食補,例如:豬肉、豬心、腰子、鵝肉、芝麻…等。

提升免疫力的秘訣
如果要提升自我免疫力,務必做到勤洗手、戴口罩、減少出入人多公共場所、避免手直接接觸眼口鼻,也要遵照疾管局建議按時注射疫苗,讓身體增強對於疾病的預防。多吃優質未加工蛋白質如鮭魚;抗氧化食物如綠茶、薑黃、藍莓、十字科蔬菜、甘藷、燕麥,也可以適當補充有抗氧化維生素A、B群、C、E和維生素D等的補充。

建議一星期3次溫和的規律運動、每次維持至少20分鐘。飲水也務必充足、睡眠充足品質穩定至少7小時。健康的飲食態度和保持健康體重、經常運動、多喝水、少吃油和鹽、少飲酒,以上都能做到,相信您就是自己最佳家庭醫師,明年春天來到,肯定能身體健康,疾病遠離。

遠距健康諮詢中心護理師 陳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