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疫起防疫 2021 Jun

家庭醫師

登高望遠,身體變化要注意,小心高山症發生

高山症泛指人體處在高海拔地區時,因高海拔特殊環境所導致的健康風險。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會使得大氣壓力下降,會導致氧氣的分壓降低。高山症通常發生在旅客身體適應高地環境的速度趕不上高度上升的速度,就可能會出現健康問題。一般來說,高山症在海拔2100m以上的任何高度都可能會發生,特別容易發生在海拔2750m以上的區域。
一、 定義:根據The Lake Louise Consensus Group於2018修訂的定義可分為下列三種
1. 急性高山症 (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診斷標準:抵達海拔高於2,500公尺以上的地方6小時後,或是更進一步到達海拔更高地方6小時後,評估以下四大項症狀。一定要出現頭痛,且分數總和到達三分。
頭痛
0— 完全沒有
1— 輕微頭痛
2— 中度頭痛
3— 嚴重頭痛,無法緩解

腸胃道症狀
0— 食慾良好
1— 噁心或沒胃口
2— 中度噁心或嘔吐
3— 嚴重噁心或嘔吐,無法緩解

疲憊及/或虛弱
0— 沒有疲憊/虛弱
1— 輕微疲憊/虛弱
2— 中度疲憊/虛弱
3— 嚴重疲憊/虛弱,無法緩解

頭暈/頭重腳輕
0— 沒有頭暈/頭重腳輕
1— 輕微頭暈/頭重腳輕
2— 中度頭暈/頭重腳輕
3— 嚴重頭暈/頭重腳輕,無法緩解

急性高山病嚴重度分類:
輕微急性高山病:總分3分到5分
中度急性高山病:總分6分到9分
嚴重急性高山病:總分10分到12分
* 症狀必須包含頭痛,且總分大於等於3分。
* 需在上升6小時後,才開始進行AMS的評估與評分,以避免AMS與旅遊問題或急性缺氧的短暫身體反應(如:迷走神經反射)相混淆。
* 2018年修訂版本移除「睡眠困難」這個評估選項,因為近年來研究顯示睡眠障礙更多是低血氧環境造成,而與其他症狀並無太大相關性。
* 通常最先出現的是頭痛症狀,嘔吐是症狀惡化的重要指標。
(2) 症狀通常在抵達高地後6-12hr出現,輕微的話在24-48小時後會隨著身體適應環境而緩解,嚴重者可能進展成高海拔腦水腫。

2. 高海拔腦水腫(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1) 定義: 1. 有急性高山症症狀,並同時有步態不穩或意識變化 [或] 2. 無急性高山症症狀,但同時有步態不穩及意識變化
(2) 高度3000-4000m時,高海拔腦水腫的發生率約為0.5-1%,是高山症最不常見的形式。步態不穩可以以Tandem gait來檢查,步態不穩是高海拔腦水腫的重要指標,一旦出現步態不穩,若無法即時妥善治療或採取降低高度,可能引發昏迷、鉤迴疝脫(uncal herniation),24小時內就可能致死。
3. 高海拔肺水腫(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1) 定義:1. 有登高 [加上] 2. 以下症狀至少2項:休息狀態下呼吸困難、咳嗽、虛弱無力或活動力下降、胸悶或胸漲 [加上] 3. 以下病徵至少2項:至少一側肺呼吸音有囉音或哮鳴音、中心型發紺、呼吸過速、心跳過速。
(2) 通常發生在2500m以上,高海拔肺水腫是造成高山症患者致死最常見的原因,若未 做及時處置,死亡率高達50%,約於1-4天內發生。發生原因為低壓缺氧引發肺動脈壓上升,當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液中水份外滲到肺部,早期症狀有運動能力變差、乾咳、疲倦、胸悶、心跳加速、呼吸加速等,晚期症狀包括休息時仍呼吸困難、夜間窒息感、咳嗽、咳出泡沫狀或粉紅色有血絲的痰、血氧下降、發紺、肺部囉音等。若出現上述症狀時給予氧氣為第一線治療,若無法給予氧氣治療則應立即下降高度,因為一旦出現高海拔肺水腫是會快速導致死亡的疾病。

二、 高山症的風險因子:包含上升速度過快(在海拔大於2000 米以上的高度,每日上升大於400-600米)、具有高山症病史、年輕、個人之遺傳易感性、適應環境高度之前劇烈的運動消耗氧氣等……。


風險等級
 風險因子
低度風險 無任何高原疾病疾病史,且本次旅程爬升高度不超過海拔2,800公尺者。
停留在海拔2,000-3,000公尺處適應2天以上,接下來每天爬升的高度不超過500公尺,且每3天內爬升高度不超過1,000公尺者。
中度風險 曾登高有急性高山症病史,且二天內爬升至海拔2,500公尺以上地區者。
沒有高原疾病疾病史,但二天內爬升至海拔2,800公尺以上地區者。
到達海拔2,800公尺地區後,每天爬升高度超過500公尺,但每爬升1,000 公尺會在原高度多停留一天者。
高度風險 曾登高有高原肺水腫或高原腦水腫病史者。
曾登高有急性高山症病史,且二天內爬升至海拔2,800公尺以上地區者。
沒有高原疾病病史,但二天內爬升至海拔3,500公尺以上地區者。
到達海拔3,000公尺地區後,平均每天爬升高度超過500公尺,且每爬升1,000公尺沒有多在原高度停留一天者。
易患有高原疾病之體質者。

三、 結語:熟知高山症的早期症狀,隨時提高警覺;為了避免高山症,也可以服用預防性藥物。另外,若出現高山症時,熟記四大原則(降低海拔、增加環境壓力給予氧氣、休息減少氧氣消耗、藥物治療)與黃金定律—保命基本原則,有助於緩解高山症症狀,在症狀嚴重時也能增加存活率。

Reference:
1. The 2018 Lake Louis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core-- High Altitude Medicine & BiologyVol. 19, No. 1 (Robert C Roach, Peter H Hackett, Oswald Oelz, Peter Bärtsch, Andrew M Luks, Martin J MacInnis, J Kenneth Baillie, Lake Louise AMS Score Consensus Committee; Published Online:1 Mar 2018)
2. 楊建夫:台灣山岳資源知多少系列三、山岳景觀-五大 山脈。中華民國健行登山協會。
3. 梁佳君、林憶珊、陳薇光、鄒孟婷:高山症的治療 與預防。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二十七卷,第6期 (2012), 196-201頁。
4. 王士豪、陳諭正、高偉峰:Epidemiology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on Jade Mountain, Taiwan: An Annual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HIGH ALTITUDE MEDICINE & BIOLOGY Volume 11, Number 1, 2010.
5. Wilson MH , Newman S, Imray CH : The cerebral effects of ascent to high altitudes. Lancet Neurol ( 2009);8(2):175-91.
6. 陳柏璋:淺談高山症。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7. UpToDate: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nd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Assessed at 2018/11/06.
8. UpToDate: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Assessed at 2018/11/06.
9.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旅遊保健資訊。高山症。
10. UpToDate:High altitude illness: Physiology, risk factors, and general prevention. Assessed at 2018/11/06.
11. Luks AM, McIntosh SE, Grissom CK et al: Wilderness Medical Society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ltitude illness: 2014 update. Wilderness Environ Med. 2014 Dec;25(4 Suppl):S4-14.
12. Roach RC, Hackett PH, Oelz O et al: The 2018 Lake Louis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core. High Alt Med Biol. 2018 Mar;19(1):4-6.
13. Wang X, Chen H, Li R et al: The effects of respiratory inhaled drugs on the prevention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Medicine (Baltimore). 2018 Aug;97(32):e11788.
14. Christopher Davis, MD, DiMM, DTMH, Peter Hackett, MD:Advanc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AltitudeIllness. Emerg Med Clin North Am. 20
15. 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衛教資訊

家庭醫學科醫師 周怡君、林怡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