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防鼾好眠 2021 Apr

家庭醫師

掌握三大原則,結石不再來––淺談預防尿路結石復發

尿路結石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全世界約有5%–10%的盛行率,而在台灣的盛行率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是較高的,約為10%。

「尿路」泛指整個尿液流通的管道,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而當這些器官產生微小病變、或結構上狹窄處造成尿液滯留,再加上尿液成分的改變使得尿中結石因子濃度升高並凝集時,就會日積月累從沉渣演變成臨床可見的結石。

尿路結石患者可能表現出腎絞痛和血尿的典型症狀,或有其他非典型症狀,例如急性腹痛或腰腹痛、噁心、尿急或尿頻、排尿困難、或生殖器官疼痛等。但部份個案不會有症狀產生,而是由檢查意外發現。

現今台灣醫療環境,根據結石的大小、成分、位置等,有多種治療方式,包括保守治療與外科治療,但無論選擇何種治療方式,尿路結石仍有很高的機率會復發,因此如何預防結石再復發是一大重要課題。

結石復發率取決於多種因素,例如先前的結石病史和後續治療類型的選擇,但總體而言尿路結石是很容易復發的疾病。

統計數據上,一年內大約就有15%的個案會復發,五年內的復發率約為35%–40%,而十年平均有一半的個案會再次產生尿路結石。

所有尿路結石患者,無論其個人疾病風險如何、選擇治療方式為何,均應遵循三大原則:(一)攝取足夠水分,(二)調整飲食習慣,(三)良好生活習慣,才能有效的預防結石再發生。

(一)攝取足夠水分
每日應規律且間斷的補充水分,達到總攝取量2500–3000毫升,並使一日總排尿量達到2000–2500毫升,才是有效的水分補充。

(二)均衡飲食
飲食方面「均衡」是首要重點,其他則包刮:
 多補充蔬菜和高纖維食物
 限制鹽分(每日4-5公克,約等於每日一茶匙)
 限制動物性蛋白質攝取(0.8-1.0g/每公斤體重,60公斤成人一天動物性蛋白質建議在4.8-6公克)
 避免過量食用維生素補充劑
至於鈣質的攝取,根據最近國際間治療原則,則是維持在一般成人攝取量(每日1-1.2公克)即可,不需要特別做限制。更有臨床證據指出飲食中鈣攝取量與結石的形成呈現反比關係,除非有其他疾病因素,否則不應限制飲食中鈣的攝取。

(三)良好生活習慣
最重要的就是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體重過重的人應減重,並且控制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至健康體位18.5–24 kg/m2之間。
此外,當身體有體液流失時,應隨時補充水分做平衡。

除非經專業醫療人員評估為高風險的結石形成者需要藥物治療作為特殊的預防復發輔助,否則大多數的尿路結石個案經過治療後,都能從改變自身的飲水、飲食、生活習慣來預防結石復發,並不需要額外的醫療處置或藥物治療。

簡單的從一些日常小習慣開始做起,不但能促進健康、告別結石帶來的惱人症狀,更能減少再次產生併發症,如腎水腫、尿路感染、敗血症甚至腎臟功能受損的風險。

參考文獻:
Uptodate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EAU) Guidelines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尿路結石領域常見疾病治療指引

家庭醫學科醫師 賴宥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