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AI精準醫療 2021 Mar

健康新焦點

年假後孩子行為「走鐘」,您可以這麼做!

年假過後,孩子要回歸正常作息和上學,但你的孩子仍收心收不回來嗎?每天吵著要看3C不配合做作業、跟孩子好好溝通他/她也只用哭鬧來回應、連穿個鞋子也要生氣等,家長可能會苦惱:只是放個假,為什麼孩子原本的好行為就「走鐘」了呢?

職能治療師表示:孩子確實會因為一段時間的作息調整和規範改變,而造成原本好的行為消失,不當行為增加。因此,在長假過後,除了回歸正常的生活作息之外,家長們也能透過以下提升孩子好行為的策略,讓好行為增加,這樣對預防孩子的不當行為也是很有利的工具喔!

以下是提供給一般狀況的策略:
1. 給孩子多一點時間來處理家長給的指示,或等孩子自己在腦中組織好後再回應,不需要急迫地逼孩子做事情,這樣可以降低孩子的焦慮、壓力及後續不良行為的反應。
2. 家長可以多多跟孩子說「我覺得你表現很棒!」、「我相信你可以成功的!再試試看!」等的鼓勵,藉此增加自信心,讓孩子更願意去執行好的行為。
3. 家長給予孩子明顯的指示,讓他能順利地完成活動,例如:用簡單的指令教導孩子自己穿鞋子,這樣可降低孩子退縮和耍賴的心理。
4. 家長提供回饋,讓孩子能知道要怎麼努力及下次可以做什麼事情,例如:「你作業不會寫的時可以請媽媽幫忙喔! 我會先牽著你的手寫,你自己再寫一次」,如此會使孩子有想再次嘗試的動機。

若是孩子的行為特別難處理,上面的建議執行無效,還有以下策略:
1. 藉由交換條件,增加服從性
交換條件是基於讓想要的事件附屬於孩子對某件事的服從之上。家長必須保留孩子想要的獎勵,直到孩子完成指定的任務,藉此增加孩子的動機並使其能服從指令,例如:除非把外套穿上 否則不能去公園玩;收玩玩具之後才可以看電視。

2. 代幣制度
孩子賺代幣的方法,是基於他做到了家長期望他做出的行為,建議給幼稚園大班以上、能理解規定的孩子去執行。建立代幣制度時,家長必須詳細說明怎樣的行為才可以賺取代幣,如:乖乖在位置上吃飯能得到3個代幣,收拾玩具能得到2個代幣。
此外,可用代幣換取什麼獎勵,必須在執行前就要建立好,如:10個代幣才可以看電視15分鐘,20個代幣換一包零食。

3. 正增強
在孩子的好行為發生後立即給予正增強,會增加好行為再度出現的可能性。例如:孩子與哥哥分享玩具,家長看到後馬上給予讚美。

4. 將喜歡和不喜歡的活動交替
某些時候孩子需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活動,因此,可以將孩子不喜歡的活動與他想要的活動輪流進行。
可以將不喜歡的活動安排至喜歡的活動之後,看起來會很像是剛完成的活動的延伸而已,如畫完圖之後在上面寫字(練習書寫);或者將喜歡的活動安排至不喜歡的活動之後,變成完成之後的獎勵,如寫完作業之後吃點心。

5. 活動/作息轉換的處理方法
有些孩子會在活動/作息轉換的過渡時期出現不適當的行為,如:玩遊戲時間結束要準備收拾的時候。因此,協助孩子轉換的方法有以下:
A. 計時器:計時器可當成活動轉換的聲音提醒,告知孩子當聽到計時器嗶嗶聲時,就要做下一個活動了。
B. 視覺化的行程表:當每天活動很相似時可以使用每日行程表,藉此提醒孩子在這個時候該做的事情。
C. 轉換活動:在活動和活動中間穿插一項類似儀式的活動,只要做了這個「儀式活動」後,孩子就知道要轉換活動了,例如幼稚園老師會用音樂、拍手來當作動態遊戲結束的儀式活動;家長可以用洗手來當作收玩具並準備吃點心的儀式活動。
行為處理策略應持續使用,切勿因短時間內不見成效就放棄該行為處理策略,而在實行過程中若是發現有行為處理上的困難,應求助職能治療師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讓孩子進一步接受協助。

職能治療師 林怡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