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冬季不癢 2021 Feb

健康新焦點

你的孩子難搞嗎?如何預防孩子的問題行為?

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多少會遇到孩子表現出不適切的行為,像是不配合指令、逃避該做的事、無法專心,或是直接拒絕家長的要求、對別人或物品有攻擊行為、甚至是自傷行為,以上的問題行為皆會影響生活的參與。

然而,行為的背後都會有一些目的,孩子可能是想獲得想要的東西或事情、逃避某些不喜歡的情況、事情或要求,或在特殊兒童身上看到的感覺功能障礙。
為此,職能治療師建議以下七個預防孩子出現行為問題的策略,讓苦惱的家長們能因應家中難搞的小惡魔。
1.減少令孩子嫌惡的事件
孩子在面對令他們感到嫌惡、不開心的的事件時,常會出現問題行為;家長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何種情況或行為是會讓孩子討厭的,盡量避免那種形況發生的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
如:孩子討厭去有很多陌生人且擁擠的地方,家長可以避免在連續假日帶孩子去夜市或百貨公司,可改成去空曠的草地野餐。

2.與孩子分享控制權
家長可以藉由讓孩子選擇活動、決定順序,或對將執行的事情發表建議,不只可以建立孩子的價值感和自尊心,也能培養孩子對將執行的事情的承諾感。如:讓孩子選擇早餐要吃蛋餅或是三明治,選擇之後孩子就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要將早餐吃光光。

3.提供一個能促進孩子參與的環境
孩子若是沒事做時很容易發生不適切的行為,所以家長可以提供適合孩子年齡的活動,或將遊戲材料或器材放置於孩子可拿到的地方。如:帶孩子到醫院看門診,避免孩子沒事做會吵鬧,可以帶繪本或是可隨身攜帶的玩具讓孩子有事情可以忙。

4.增加與孩子間的有效溝通
孩子如果沒有有效的溝通方式時,常藉由行動來直接表達,像是開心時會微笑或拍手,遇到不舒服、不想要的活動或情況時可能會藉由哭鬧、打人來溝通。家長有注意到孩子想溝通的意圖時,是預防溝通挫折的第一步。因此,家長可提供孩子一個有效表達正向與負向訊息的方法,以降低因溝通挫折引起的問題行為。如:使用簡單的語言或手勢來表達、家長放慢說話速度並讓孩子有時間回應。

5.與孩子澄清期望
當每天行程或活動是相似的,孩子會依照日常的規範表現出適切的行為,但如果行程或規範不明確,孩子不確定自己何種行為是被家長所期待的,可能就會用不適當的方式去做,或者會想測試看看家長的底線。建議家長明確告知孩子應該做些什麼才是符合家長的期望,家長間的標準要一致,以減少兒童的誤解。如:將「你要乖喔,不可以壞壞。」改成「你要坐著玩玩具,不可以站在椅子上。」

6.支持孩子的自我調節
有些有問題行為的孩子較難處理多樣的環境刺激,如周遭的噪音、擁擠的人群、突然的碰觸等無法預期的環境刺激,都會造成孩子的焦慮情緒。家長需觀察何種情況可能會讓孩子不喜歡,預先告知兒童,並教導孩子該以何種方式處理比較適當。如:不喜歡被他人觸碰的孩子在別人不小心碰觸到他時,可以教導他說出:「我不喜歡你這樣碰我」,而不是用尖叫表達。

7.讓活動需求符合孩子的能力
當家長要求的活動難度太高時會讓孩子感到挫折、逃避,相反地,活動太簡單也會讓人對活動感到無聊、沒興趣,這兩種情況都可能產生問題行為。所以,家長必須為孩子安排適合其能力的活動或遊戲,才可以幫助減少挫折,並增添挑戰趣味。如:為國小二年級的哥哥安排有規則的桌遊活動,為小班的妹妹準備4~5片的動物拼圖。

當然,有時候家長們試了以上方法仍無法避免孩子的問題行為,或許是因為孩子本身的問題行為處理難度較高,或家長在執行時忽略了一些重點,因此家長不用太過氣餒,若有任何疑惑也可以尋求相關專業的協助喔。

職能治療師 林怡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