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聖誕平安 2020 Dec

家庭醫師

小心接觸過敏原,過敏性反應恐致命

患者在做胸部電腦斷層時,突然暈倒、呼吸喘且血氧不足,量測血壓也偏低,經過醫療人員緊急介入下,患者生命徵象才漸趨穩定,後來診斷為顯影劑相關之過敏性反應及休克。

什麼是過敏性反應(Anaphylaxis)?
過敏性反應是一種急性且嚴重的全身性過敏表現。目前認為是因接觸到過敏原後,導致肥大細胞與嗜鹼性球的活化,並釋放出大量發炎物質。
症狀通常會在接觸「過敏原」後快速出現,常見症狀如全身皮膚紅疹、蕁麻疹、喉嚨腫脹、呼吸困難、嘔吐、血壓急速下降、暈厥以及休克,若無積極或立即的醫療處置,會有致命的風險。

可能的過敏原?
過敏性反應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最常見的過敏原為食物(佔大宗)、藥物、毒液等。若以年齡層區分,小孩、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的過敏來源以食物最多。成人與老人則以藥物、昆蟲叮咬為主。另外如運動、乳膠製品接觸、精液也可能誘發,其他還有不明原因過敏。

常見過敏原  細項
食物 牛奶、雞蛋、堅果、芝麻、貝類等最常見。亞洲地區常見的過敏原還有蕎麥、鷹嘴豆、米飯、燕窩
藥物 抗生素、抗發炎止痛、癌症用藥、麻醉用藥、輸液等
毒液 蜂螫、蟲咬或毒蛇咬傷
其他 運動、乳膠製品接觸、顯影劑、精液、不明原因

過敏性反應的診斷?
因疾病進展快速,故診斷以臨床症狀為主,依照美國的三項診斷標準中,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即診斷為過敏性反應。

1. 疾病快速進展且尚有皮膚、黏膜組織的表現(例如:全身性蕁麻疹、皮膚癢、皮膚潮紅、嘴唇或懸壅垂水腫),且要伴隨以下至少一個症狀
A. 呼吸道症狀:呼吸喘、喘鳴、血氧下降
B. 血壓下降、或是相關症狀:肌張力下降、意識改變、尿失禁等
2. 在接觸可能的過敏原後快速出現以下兩者或以上的表現
A. 侵犯皮膚黏膜組織(例如:全身性蕁麻疹、皮膚癢、皮膚潮紅、嘴唇或懸壅垂水腫)
B. 呼吸道症狀:呼吸喘、喘鳴、血氧下降
C. 血壓下降、或是相關症狀:肌張力下降、意識改變、尿失禁等
D. 持續性的腸胃道症狀:腹部絞痛或嘔吐
3. 接觸到已知過敏原(對患者而言)後數分鐘到數小時內出現血壓下降

風險因子
若患者有以下情況較有機會出現過敏性反應
1. 心血管疾病
2. 氣喘,尤其年輕且難以控制的氣喘、慢性肺阻塞疾病、間質性肺病、肺炎等
3. 異位性體質:尤其是過去有過敏性反應的病史
4. 肥大細胞增生病(Mast cell disorder)
5. 年長患者
6. 使用的藥物/物質:血壓藥、精神科用藥、酒精、鎮靜或止痛用藥

過敏性反應的處置?
以下為治療通則:
1. 腎上腺素 (Epinephrine)肌肉注射為第一線用藥。以0.3 毫克到0.5 毫克的腎上腺素稀釋液體,取大腿前外側做肌肉注射。5~15分鐘內可重複施打。
2. 保持呼吸道暢通及氧氣供給、給予大量靜脈點滴、裝上生理監測系統。若有必要需實行心肺復甦術,並移除可能的過敏原。
3. 請患者採平躺姿勢(若患者有嘔吐、呼吸抑制或懷孕,則可以選擇左側躺)。
4. 輔助用藥:以抗組織胺、類固醇及交感神經活化吸入劑為主,給藥前提為不延誤腎上腺素的使用,且不能取代腎上腺素在治療過敏性反應的腳色。

主要藥物 使用細項
腎上腺素 第一線用藥,0.3~0.5毫克取大腿前外側做肌肉注射,5~15分鐘內可重複施打。可緩解症狀且避免再發生。
輔助用藥 使用細項
抗組織胺 緩解蕁麻疹及皮膚搔癢,但無法治療心肺衰竭或低血壓
類固醇 經驗性用藥,但作用時間長,無法顯著改善急性症狀或生命徵象
交感神經活化吸入劑 可以使用在急性氣喘發作、喘鳴、咳嗽的患者,但無法緩解上呼吸道阻塞、低血壓或休克

患者及家屬衛教
過敏性反應屬急症且可能致命,臨床上要有警覺心並及時診斷,且不能延遲腎上腺素使用與其他輔助治療。
經治療後,需要確認過敏原來源,以避免再次接觸的可能性。確認方法如抽血檢驗可能的過敏原、皮膚測試或激發測試等。
有少數患者改善後會出現第二次的過敏性反應,且發生時間點可能在出院以後。故患者離院後需密切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若出現類似症狀要盡快就醫。
參考資料
1. Shaker MS, Wallace DV, Golden DBK, et al. Anaphylaxis-a 2020 practice parameter update, systematic review, and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 analysi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0; 145:1082.
2.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Anaphylaxis. World Allergy Organ J. 2011 Feb; 4(2): 13–37.

家庭醫學科醫師 顧仁棋、吳美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