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彰基124 2020 Nov

健康新焦點

三九補一冬,來年少病痛

三九天是冬至後,每隔九日為初九、二九、及三九天,是一年之中氣候最冷的時候,大地草木凋零,蟄蟲伏藏,進入冬眠狀態,為來年的生機儲備精力。此時節的人體也處於收斂狀態,血液循環較慢,陽氣斂藏,容易誘發虛寒之症,原本就怕冷的人此時更是雪上加霜,變得更加怕冷,四肢末梢冷冰冰,而原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人,也容易出現病情加重或舊疾復發的現象,可謂是苦不堪言。

三九天灸療法
「三九天灸療」和大家耳熟能詳的「三伏貼」同屬「天灸」或「節氣灸」,皆為穴位敷貼療法,即利用辛溫通絡的中藥,如細辛、甘遂、延胡索、艾葉、白芥子、生薑等製成外敷膏藥,敷貼在人體特定穴位上,扶助體內的正氣,達到治療及預防疾病的作用,此療法對於不喜服藥的小兒或已服藥過多的老人特別適合,常見的適應症參考如下:
呼吸系統疾病:過敏性鼻炎、氣喘、體虛久咳、反覆感冒。
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胃腸炎、虛寒型胃痛、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厭食。
各種骨關節痛:寒凝經絡所致的頸肩腰腿痛、退化性膝關節炎等。
兒科疾病:體質虛弱、厭食、容易感冒、久咳、小兒遺尿等。
婦科疾病:手足冰冷、怕冷、白帶多、子宮虛寒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
「三九天灸療」自冬至後開始,每隔九天敷貼穴位一次,一般以敷貼三次為一個療程,若患有過敏性疾患的民眾在夏天已接受「三伏天灸療」,不妨把握寒冬另一個調理體質的機會,繼續接受「三九天灸療」,以鞏固療效。

敷貼注意事項
若有正值感冒發燒、感染階段,皮膚易過敏、破損或有水泡,懷孕婦女及1歲以下的幼兒,則不建議進行三九天貼灸療法。敷貼後皮膚若有輕微搔癢或燒灼感皆屬於正常反應,但若敷貼期間有較強烈的皮膚過敏反應,如皮膚搔癢難忍、起水泡、紅腫熱痛等現象,應立即停止敷貼並盡速就醫;當出現水泡時應注意保護皮膚,避免因抓破水泡導致感染。一般成人敷貼時間為2-6小時,兒童為1-2小時,得依各人情況調整。灸療膏布取下後 1-2 小時才可洗澡,宜溫水澡,忌沖冷水。敷藥期間,暫時不宜食用「發物」,包括雞、鴨、鵝、牛肉、蝦、蟹、花生、韭菜、芋頭等,飲食儘量清淡,不宜嗜吃生冷,以防損傷正氣影響療效。此外,建議治療時穿著寬鬆的、深色的衣服,避免敷貼的藥物滲出染色。

飲食儲熱量 起居忌過勞
三九天氣候寒冷,寒邪容易入侵體內,損傷陽氣,導致體溫下降,氣血運行不暢,身體代謝和生理功能降低。中醫認為,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陽氣支援,陽氣越充足,人體越強壯,陽氣不足,人就容易生病。因此在這個季節,人們的飲食調養宜多食用清淡、溫熱的食物,充足攝取蛋白質、維生素及高鈣食物,如羊肉、鵝肉、鴨肉、山藥等。此外,還要攝取如奇異果、蘋果及核桃等水果和堅果,以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E,這樣可以在寒冷乾燥的冬季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滋潤皮膚。起居方面最好可以早睡晚起,並搭配適度的運動,以促進循環、改善代謝,但切記不要太過勞動,以免過度損耗身體陽氣。體質較虛寒的人,容易有四肢冰冷的問題,可以在睡前用熱水泡泡腳,或搭配艾葉、桂枝等溫經通絡的藥材洗浴,改善循環,協助入眠。
(中醫部主治醫師 張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