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愛胃護腸 2020 Oct

健康新焦點

首相的疾病?! 令人困擾的潰瘍性腸炎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政壇丟下了超級震撼彈,繼2007年後,二度請辭首相;然而,打敗安倍晉三的不是政壇敵手,而是自己身體裡高漲的免疫力。但今天我們不談政治,談談潰瘍性結腸炎,這不多見,但確診人數卻日益增多的疾病。

潰瘍性結腸炎 (ulcerative colitis)屬於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簡稱IBD ),好發於年輕人。本院曾收治一名17歲潰瘍性大腸炎病患,初發病時是在升國三準備會考的時候,當時他反覆拉肚子,嚴重時不只肚子痛而且常常剛出廁所門就又想進去拉肚子,甚至偶爾來不及到廁所還會滲漏到內褲裡。老師誤以為他藉口屎遁、同學抱怨他身上有異味,個案的日常生活、學習跟社交大受影響,連帶讓他因擔心找不到廁所而不敢出門。

初次被醫師診斷為慢性且會反覆發作潰瘍性結腸炎時,當下多數患者感到無助且無法接受,且往後除需面對生理產生的不適症狀外,更須面對因身體狀況起伏不定,常會有工作難以穩定維持情形。依照腸道黏膜侵犯範圍及深淺分為直腸型、左側結腸炎及廣泛型結腸炎。病因還不是很清楚,目前認為和腸道內細菌、環境、免疫 (免疫系統的均衡)及遺傳有關,這些因素引起人體自體免疫功能異常而導致腸道黏膜慢性、反覆發炎。不置可否壓力是造成復發最大禍首,無論是日本首相或高三學生,都可能因壓力過大身體無法負荷造成潰瘍性腸炎發作或復發。

除了腸道症狀外,也會有腸道外合併症如關節炎、紅膜炎、自體免疫肝炎、胰臟炎、皮膚乾癬。同其他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性關節炎等,隨時隨地在身體內部進行的戰役,是一種困擾終身的疾病,現階段醫療還不能治癒,如同氣喘、糖尿病、高血壓需長期就醫控制。確定診斷後可向中央健保局申請重大傷病卡,歸類在全民健康保險重大疾病範圍之第五類「須終身治療之全身性自體免疫症候群」此疾病就醫時「部分負擔」項目可免付。

如何診斷潰瘍性結腸炎
臨床症狀,如腹痛、腹瀉、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反覆且持續出現,配合內視鏡檢查、實驗室檢查、糞便鈣胃蛋白(檢測當下腸道發炎指數)、病理學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如電腦斷層,透過糞便細菌培養,排除感染(如肺結核、阿米巴原蟲、巨噬細胞)及排除一些症狀相似的疾病 (例如克隆氏症、腸躁症、憩室炎、其他感染症或惡性腫瘤等),綜合評估後才能診斷個案是否罹患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藥物治療
目的抑制腸道發炎、降低腸黏膜破壞,進而達到疾病緩解會,有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用藥期間須定期抽血檢驗監控其副作用如造血功能不全、肝毒性、腎功能不全、胰臟炎等及易感染情形出現。在急性期會給較大劑量藥物,緩解期時則以維持病症穩定最小劑量即可以減少及避免藥物副作用。

藥物治療共分三大類:
第一類傳統藥物:
(1)抗發炎藥物:主要用藥,急性期與緩和期劑量不同。
(2)類固醇:短期用藥,用於控制急性發病。
(3)免疫抑制劑:上述兩類藥物仍無法有效控制病情時,則可使用、也能降低類固醇的使用劑量。

第二類生物製劑及第三類合成標靶藥物陸續被開發,用於治療較嚴重潰瘍性結腸炎。

罹病後如何預防再度復發
患者大腸直癌風險較一般族群高,必須仰賴有效治療,按照醫囑按時服藥、勿自行調整劑量或停止用藥、持續回診追蹤配合相關檢查、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將癌症風險盡可能降低,讓疾病控制在最穩定的狀態。多數患者在藥物控制下可以與疾病和平共存,但治療期間如果覺得自己的症狀變得嚴重 (如腹痛、腹瀉或血便等腸胃道症狀加劇,甚至是有發燒情形),請儘速就醫,由專業醫護人員協助。

(消化系中心個案管理師 許翠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