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秋節養生 2020 Sep

健康新焦點

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打呼也需注意其他徵狀

有一位因暴牙、臉蛋胖嘟嘟的10歲男童到牙科就醫,細問病史後發現合併有睡覺張口呼吸以及打鼾等症狀,故轉介到耳鼻喉科來,經過詳細檢查發現腺樣體及扁桃腺肥大,鼻甲因長期鼻子過敏導致肥大而阻塞上呼吸道,長期張口呼吸更造成臉型及牙齒排列漸漸改變,這就是常見的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狀
睡覺時,吸入的空氣由鼻、咽、喉進入氣管之路線發生亂流,便會產生打呼的聲音,是一種「睡眠呼吸障礙」,大約有9-10%的孩童有這樣的問題,當呼吸道嚴重阻塞時,甚至可能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的狀況,以3歲到8歲的孩童最常見,因為這年紀其鼻咽與口咽部,有腺樣體與扁桃腺的增生或肥大,導致上呼吸道空間變小,造成睡眠中產生阻塞而影響呼吸。

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影響?(表一)
因為腺樣體與扁桃腺的增生肥大,會導致上呼吸道的阻塞,若合併有過敏性鼻炎引起持續性鼻塞,則會加重打鼾聲音,以及張口呼吸的習慣、造成睡不安穩、易驚醒、尿床等。長久睡眠不足亦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生長,也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而長期的張口呼吸也會造成頭頸結構變化、顏面扁平、上頷骨以及硬顎發育不良導致門齒突出,造成臉部變化為寬圓平臉,甚至暴牙產生,就是所謂的“腺樣體臉”。

如何診斷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1. 視診:臨床上出現鼻甲肥大阻塞鼻部,腺樣體肥大阻塞鼻咽部或過大的扁桃腺,像兩顆小滷蛋塞在口咽部呼吸道。
2. X光照影或鼻咽內視鏡檢查:判斷腺樣體肥大是否造成鼻咽部呼吸道的狹小。
3. 睡眠生理檢查:進行睡眠中的呼吸及血中含氧量的監測,若兒童在每小時有被記錄到一次以上的呼吸中止(Apnea-hypopnea Index, AHI>1)或缺氧,就被稱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方式應如何?
醫師會依據兒童的情況給予不同的治療計畫,例如:過重的小孩,透過減重可以減輕睡眠呼吸中止的程度;過敏性鼻炎者,控制過敏可改善鼻塞及睡眠呼吸中止的症狀;使用正壓呼吸器 (CPAP) 以減少缺氧。當扁桃腺或腺樣體肥大到嚴重阻塞上呼吸道,或是出現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在藥物治療無效果下,則應與醫師討論是否施行腺樣體或扁桃腺刮除手術,以改善上呼吸道空間。

結語
一個良好的睡眠模式是恢復白天消耗的體力和細胞生長所必需的要素之一,因為在睡眠中身體會分泌人體生長所需要的生長激素,刺激小朋友腦部與神經系統的發育,並促使身體細胞的修護及生長。父母親如果觀察到小朋友們有不正常的睡眠症狀(表二),可以到耳鼻喉科進行專業的評估與檢查,了解原因才能得到最佳的治療方法。


(表一)睡眠呼吸中止造成兒童身體方面的影響

黑眼圈、嘴巴合不起來、雙下巴、小下巴
齒列不整、咬合不正、暴牙
生長因子受影響發育導致生長曲線遲滯
頭頸結構拉長、顏面扁平
中耳炎、頭痛
長期缺氧導致認知神經功能低下,聽覺與視覺系統受影響
記憶力衰退
心臟血管疾病

(表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兒童夜間及白天的表徵

夜晚睡不飽 白天沒精神
睡覺時嘴巴張開 注意力不集中分心,易怒
尿床 嗜睡叫不起床
易驚醒 張嘴呼吸
睡不安穩,易翻來覆去 過動、學習困難、成績不佳
鼾聲 與同學互動不良


(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王哲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