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爸氣來襲 2020 Aug

健康新焦點

爸爸顧家更要顧身體,控制代謝保健康

近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整體經濟景氣受到嚴重的影響,許多爸爸為了撐起家中的經濟而身兼多職,三餐無法定時定量攝取,再加上下班之後已經體力耗盡,沒辦法規律運動,體重往往輕易超過標準,變成略顯豐腴的體態。而其中高血脂也是身體代謝異常的指標之一,整體來說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脂都泛稱高血脂,是身體無法正常代謝血液中的油脂所產生的疾病,長期的高血脂症容易造成血管慢性發炎、形成血管狹窄,進一步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表現,更嚴重還會造成冠心病、脂肪肝、腦血管疾病等問題。

中醫觀點
就中醫的角度來說,血脂在文獻中並無相對應名詞,但是在脂的產生卻有相關的文獻記載,如 <<靈樞。衛氣失常論>>即已指出人體內有”脂”、“膏”、“肉”。清代名醫張志聰認為”中焦之氣,蒸津液化其精微……溢於外則皮肉膏肥,餘於內則膏肓豐滿”,所以若正常的血脂充塞體內,可以產生正常的結構令人健美,若是攝取過多,則反成為不良的產物,例如在《素問‧通評虛實論》的“仆擊, 偏枯……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論及經常食用大魚大肉、喝酒的人會導致病症的發生。所以根據其形成的原因與表現的方式,可以大致歸納為”痰濁”、”血瘀”的範圍。人體的吸收與代謝都是由腸胃開始運作,若吸收代謝好,一些病理產物都可以經由腸道排出去,如果脾胃功能不佳,水分無法正常代謝,津聚生濕,濕聚為痰,痰濁成脂,產生痰濁,身體無法代謝的這些致病物質,進一步造成滯留,影響血液流暢,久則容易堵塞成為瘀滯的表現。

中醫病因分型
高脂血症的形成是多面向產生的,像是生活習慣、飲食、遺傳、或其他代謝疾病影響,中醫將高血脂的形成原因作簡單的歸納,主要分為:
(1)溼熱痰濁型:因為飲食過度油膩、長時間飲酒,脾胃損傷所引起的水濕代謝不良。
(2)瘀血阻滯型:由於長時間缺乏運動,血液流速減緩,導致血管損傷形成血瘀的產生。
(3)脾腎氣虛型:中年以後脾腎氣逐漸減弱,脾胃的代謝減緩,痰濁慢慢堆積,中醫認為腎具有水液代謝的功能,水濕的代謝不良進一步則會產生 痰濁的表現。
(4)肝腎陰虛型:肝在中醫的角色除了是藏血的器官之外,水濕亦會影響肝的藏血功能,在肝腎陰虛的人,容易有面色偏紅,頭暈的情形出現。

各型高血脂的人臨床常見表現
1.痰濕:痰濕之人會有頭重身倦、煩悶、口乾口苦、大便黏糊便的現象,若是屬於痰濕重的,可平日飲食中酌加澤瀉、薏仁、茯苓等中藥。
2.脾虛:脾虛之人則多見消化功能不佳,腹脹,食欲差等表現,此時可以在飲食中加入扁豆、白朮健脾和胃的中藥,適當的加強脾胃的功能。
3.肝腎退化:肝腎虛在中年人多常見鬢髮早白、眼睛乾澀、腰痠無力、頭暈健忘,在中藥的搭配上可以酌量加一些何首烏、黃精、杜仲等藥材。
4.飲食不節:飲食不節的人喜好暴飲暴食,尤其是需要應酬的外食族,最容易損傷脾胃功能,適合可以幫助消食化積的山楂、陳皮、烏梅等藥材。
5.血瘀:若高血脂長時間居高不下,導致血管已經出現損傷,甚至是已經出現血管粥樣硬化的患者,則應當適量添加活血化瘀的中藥,例如丹參、紅花等。

自我養生保健
1.不暴飲暴食,減少吃油膩、甜食及動物內臟的食物,常吃蔬菜水果。
2.保持運動習慣,盡量選擇有氧運動為主。
3.控制體重,過胖者要逐漸降低體重,避免短時間內體重降低太快。
4.情緒保持平和,不過度操勞或熬夜,導致身體代謝出現異常。

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隱藏的殺手,其形成是長時間累積的結果,若能夠在平常飲食中,多加注意,並定期追蹤檢驗,其實是可以預防的。一旦有高脂血症,應先從飲食習慣與運動著手,若是長期居高不下,則可能為遺傳或身體其他問題導致,應當就醫求診,避免日久產生心血管或腦血管的疾病。

(中醫部主治醫師 陳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