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夏日享艷 2020 Jul

家庭醫師

糖友夏日運動游泳趣,控糖也需注意事項

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內容,台灣每年新發生的糖尿病個案數大概16萬人,其中大多數為第二型糖尿病,從2000年起台灣糖尿病人數是逐年增加的,其中男性相較於女性多數,且75歲以上糖尿病人口占總糖尿病人口比例增加,由此可見,糖尿病是盛行的慢性疾病,該如何控制好血糖則是一大課題。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不外乎就是調整生活作息、飲食控制、規則用藥及運動,其中運動又分有氧及無氧,糖尿病患者應選擇有氧運動,其可增加對葡萄糖的利用,進而改善胰島素抗性,達到降血糖功能。「游泳」則是有氧運動其中之一,炎炎夏日除了可以消暑,也可達到運動效果,以下來淺談游泳的好處及糖友們該注意的事項。

★游泳的好處:
一、游泳是運動中不論年齡、體型的限制皆適用的運動,建議每星期運動三次、每次運動30分鐘,達到有效的運動效果。
二、游泳消耗能量大,在水中阻力大於在路面上的運動阻力,可增強肌肉力量及心肺功能,故可達到控制體重及減肥目的。
三、游泳因浮力關係,整個身體會被水支撐,運動起來相對較不費力,也可減少關節受損,進而達到保護關節效果。
四、游泳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胰島素抗性、增加人體新陳代謝,可養顏美容也可提升免疫力。
五、游泳可放鬆身心,調節情緒。

不論是已患糖尿病者或針對高風險族群,游泳都是非常好的運動,但有血糖問題者,在游泳時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以下簡單說明。
★糖尿病患者應注意事項:
一、血糖過高或過低時,不宜貿然下水游泳,應先緩解高或低血糖問題,並確定有恢復正常合理範圍的血糖,並休息30分鐘以上,再行下水游泳。
二、忌空腹游泳,因游泳是非常消耗體力的,如果沒有先進食,下水活動容易低血糖,嚴重者可能導致昏迷或溺水。
三、安全起見,飯後30分鐘至一小時內避免活動,以避免血糖波動變化引起的身體反應,也可以避免腸胃負擔。
四、游泳前當血糖小於80mg/dL ~ 100mg/dL時,運動前需先補充一份點心。另外須備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葡萄糖錠、含糖果汁、糖包,萬一發生低血糖症狀時,可緊急補充。
五、游泳前、中、後都需補充水份大約200-300ml。例如游泳每10-15分鐘應該休息,補充一次水分。
六、游泳時間不宜過長,初次游泳者或體力較不佳者,建議循序漸進增加活動量,並依自己身體狀況適度活動及休息,例如游泳30分鐘後即可進行舒緩收操運動。
七、夏天泳池水溫往往較氣溫低,下水前先適應水溫,也要做做5~10分鐘的暖身運動,避免抽筋或拉傷。
八、如身上有傷口,建議不要游泳,以避免傷口感染。
九、因泳池中的氯會使皮膚變乾澀,且泳池的水不完全乾淨,故游泳後應洗澡,特別是皺褶處要擦乾(腋下、指縫、趾縫、鼠蹊部等),減少感染風險。沐浴後適當的擦上乳液,避免皮膚過度乾燥。
十、除本身有血糖問題外,如果有合併心血管問題,可諮詢醫師意見是否可游泳。

在自己的身體狀況許可之下,只要肯運動,都有助於血糖下降,達到穩定血糖的目的,也建議任何運動前都需要暖身,選擇自己喜愛及合適的運動,在控糖的路上才會有趣不孤單。

參考資料:臺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2型糖尿病

(遠距健康諮詢中心護理師 沈儀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