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際,身邊許多人開始出現不同症狀及程度的過敏現象,隨著外食族群飲食模式改變,加上生活工作等壓力,容易出現排便不順暢、肚子脹脹的感覺。
此時我們可以借助一群小尖兵-益生菌(Probiotic),來達到調整體質以及改善腸道菌叢的效果。但是市面上益生菌百百種,要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好菌呢?跟著營養師一起認識他們吧!
什麼是益生菌(Probiotics)?
聯合國糧食局FAO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益生菌定義為:泛指足夠數量且有益宿主健康的「活性微生物」,部份研究顯示特定益生菌的使用有助於調節免疫系統、改善腸道健康、緩解便秘等功效。
改善腸道菌叢及維持消化道健康
想要養好腸道菌叢,從規律生活作息及均衡飲食開始做起!選擇未精緻全榖雜糧類,如:糙米、五榖米、黑米、馬鈴薯、地瓜、南瓜、芋頭等;國健署提醒每天應攝取3份蔬菜(1份蔬菜煮熟後約半碗)及2份水果(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小),且建議食用原態的水果,可以攝取到更多的膳食纖維,幫助腸道建立良好生態環境。
現代人因外食、高油高鹽、蔬果比例減少,飲食不均衡加上熬夜,使健康腸道菌叢生態失衡,飽受便秘、脹氣的煩惱,可以挑選含有: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俗稱A菌)、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俗稱B菌)的保健食品,這兩種益生菌主要居住在小腸內,幫助維持腸道酸性環境,減少有害菌大量繁殖,改善腸道菌叢生態,保持消化道機能,讓排便順暢不卡卡。
調整體質及降低鼻過敏
每逢季節更迭,過敏症狀總會找上門,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高達上百萬國人曾因過敏症狀就醫,常見的有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等,平時可以挑選含有: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俗稱LP菌)的保健食品,而我們耳熟能詳的廣告LP33,其實就是副乾酪乳桿菌屬其中一種菌株喔!他們主要定植於腸道中,主要針對調節過敏體質、平衡腸道菌叢生態。
營養師小叮嚀
雖然已有多篇對於調解免疫系統及過敏的益生菌相關研究,仍要注意在過敏急性期時建議優先就醫,確定自己的過敏類型,待症狀緩解後補充。慢性或特殊疾病者請經過醫師、藥師及營養師評估後再使用。
即使益生菌(Probiotics)針對改善腸道菌叢、促進排便順暢有一定保健功效,大家還是要記得最重要的:均衡飲食,天天「三蔬二果」,養成早睡早起及規律運動習慣,並且補充每日充足水分,才是根本之道喔。切記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益生菌產品,並特別留意產品成分及國家許可標章更安心。
參考資料:
1.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Probiotics - Health Professional Fact Sheet.
2.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10月12日),健康五蔬果。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43&pid=715
圖片來源:123RF
體系營養暨膳食部 童念琪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