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 要粽不重 2024 Jun

特別企劃

青年族群也會有視神經中風症~視神經中風症不是中老年人專屬疾病

一位高大壯碩32歲男性,主訴左眼突然出現無痛性視力減退至近乎全盲的程度。由彰化縣溪湖鎮眼科診所建議罹患左眼急性視神經炎男性,儘快至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就醫,接受緊急大量類固醇靜脈注射治療,挽救嚴重受損的左眼視覺。

然而,經過詳細病史詢問,這位病患自覺健康,從未接受量血壓、抽血檢驗血糖值及血脂肪等,且有多年的抽菸史。經詳細眼睛檢查後發現左眼視神經盤水腫且呈現蒼白變化,進一步的眼底螢光攝影檢查後證實左眼視神經盤周圍的動脈血液灌注不良,因此我們最後的診斷是「左眼視神經缺血性病變」,也就是俗稱-視神經中風症!

視神經中風病症,多見於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罹患高血壓,糖尿病或是高脂血症。若再有抽菸史,更容易促成。此病患卻是僅僅三十二歲的青年男性,實在罕見。假如被誤認是急性視神經發炎病變且施予大量類固醇靜脈注射治療,那麼此病患的右眼視力也會併發視神經中風症發作。由於此種疾病目前仍無有效的療法,屆時恐怕無計可施,後悔莫及!
人類的眼睛是靈魂之窗更是上帝的傑作; 其構造精密,功能有如解析度超強的照相機。人類良好視覺,需要有好的光圈(角膜/水晶體),配合功能佳的底片(視網膜/視神經) ;無論任何因素-外傷、發炎、腫瘤壓迫或是動脈血管阻塞造成上述組織的破壞,就會導致視覺功能的退化,出現視物模糊現象了。

以視神經這個構造而言,從眼球內的視神經盤到顱內視神經交叉止,長度約為四公分左右,視神經中風症致病機轉卻和視神經盤的動脈血流息息相關。視神經盤的血流由內頸動脈分支的眼動脈供應,它形成10-20條稱為短後睫動脈的小分支,這些小分支動脈和視網膜的動脈血流會有血流自動調節機制。此種血流自動調節機制則和眼球灌流壓的數值有相關。如果全身血壓和眼內壓下降,則眼球灌流壓會增加,如果此種血流自動調節機制遭到破壞,視神經缺血機率會大大提高。

有一些危險因子確實會影響視神經盤血流灌注功能。例如: (1)視神經盤壅塞 (2)視神經盤膠螢體存在 (3)視神經盤水腫 (4)眼內壓急速上升 (5)夜間血壓下降 (6)代謝症候群 (7)心臟/腦血管疾病 (8)慢性腎衰竭/洗腎患者 (9)偏頭痛病史 (10)抽菸史 (11)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12)藥物使用(口服避孕藥)
目前為止,醫學界對於視神經中風症(非動脈炎型)仍多缺乏有效療法。因此最佳策略是避免其發生!

如何避免視神經中風症(非動脈炎型)發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個人應該注意事項:
(1)營養攝取,避免過重,防止代謝症候群上身。
(2)避免抽菸。
(3)避免某些藥物使用:口服避孕藥、壯陽藥物。
(4)防止夜間血壓下降:降血壓藥物使用之調整。
(5)早期發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並有效改善。

總而言之,視神經中風症(非動脈炎型),確實可以出現在男性青年族群,特別是亞洲地區的民眾,居住在台灣地區的青年族群要好好保養身體,以防範此種幽靈般視力殺手的降臨。

眼科部主治醫師 周介仁